[实用新型]一种切削温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2568.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峰;邴朝祥;李柱;蒋立正;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温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温度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切削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切削温度是影响高速切削加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变化规律是研究切削原理与加工规律的重要内容,它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切削刀具材料的选择、切削参数的设置及切削工艺的安排等,因此,对切削温度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切削温度测量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自然热电偶法、人工热电偶法、半人工热电偶法、辐射测温法等。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自然热电偶对变化着的温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动态响应慢,当刀具或工件材料变换时,热电偶需要重新标定,从而限制了其使用的灵活性;
2.半人工热电偶法虽然应用比较灵活,但如果以刀具材料作为热电偶的一极,将热电偶的另一极金属丝埋入超硬的刀具内比较困难,当切削区域与热电偶接触时无法确定切削区域发生的情况,而且接触时间非常短;
3.红外辐射测温法,使用简单、响应迅速,但材料表面辐射率参数的复杂性,影响了被测对象实际温度的测量,加工过程中会时常添加冷却液,也会影响红外测温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切削温度测量装置,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测量切削温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切削温度测量装置,包括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PC机,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连接调理电路,调理电路连接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连接PC机。
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包括数控刀具,数控刀具上镀制有NiCr热电极和NiSi热电极。
NiCr热电极通过NiCr丝连接调理电路,NiSi热电极通过NiSi丝连接调理电路。
调理电路包括冷端补偿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
PC机上设有切削温度采集界面。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的热电偶靠近切削刃,测量到温度信号,信号通过NiCr丝和NiSi丝输送到调理电路上,冷端补偿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处理过后的信号输送到数据采集卡上,数据采集卡对信号进行采集,采集后的信号输送到PC机上,PC机上的切削温度采集界面对信号进行显示、分析与存储,完成切削温度测量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切削温度测量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测量切削温度,测量效果好,测量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1,数控刀具1-1,调理电路2,冷端补偿电路2-1,信号调理电路2-2,数据采集卡3,PC机4,切削温度采集界面4-1,NiCr热电极5,NiCr丝5-1,NiSi热电极6,NiSi丝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切削温度测量装置,包括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1、调理电路2、数据采集卡3、PC机4,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1连接调理电路2,调理电路2连接数据采集卡3,数据采集卡3连接PC机4。
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1包括数控刀具1-1,数控刀具1-1上镀制有NiCr热电极5和NiSi热电极6。
NiCr热电极5通过NiCr丝5-1连接调理电路2,NiSi热电极6通过NiSi丝6-1连接调理电路2。
调理电路2包括冷端补偿电路2-1和信号调理电路2-2。
PC机4上设有切削温度采集界面4-1。
数控刀具1-1可使用聚晶立方氮化硼材料制成,聚晶立方氮化硼材料材质坚硬,绝缘性好,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1的热电偶上可涂覆一层Al2O3绝缘层,Al2O3是陶瓷的主要成分,材质坚硬,不仅可起到绝缘的作用,也可起到保护热电偶的作用。
使用时,薄膜热电偶测温刀头1的热电偶靠近切削刃,测量到温度信号,信号通过NiCr丝5-1和NiSi丝6-1输送到调理电路2上,冷端补偿电路2-1和信号调理电路2-2对信号进行处理,处理过后的信号输送到数据采集卡3上,数据采集卡3对信号进行采集,采集后的信号输送到PC机4上,PC机4上的切削温度采集界面4-1对信号进行显示、分析与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2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低温耐弯折汽车尾门线材
- 下一篇:储能辐柔毂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