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3696.2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洪顺坤;崔凯;胡蜂;张士巧;王小虎;李慧怡;聂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机动车 尾气 遥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尾气检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固定式尾气遥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百姓的生活。机动车工业的发展在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车辆所产生的尾气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气体,对人的身体和大气层有严重的危害。
如何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从而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进行整改或淘汰,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是世界各国都急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测装置,通过该尾气检测设备,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测装置,包括:
设置在被检测车道一侧的第一位置点处,向所述被检测车道发射尾气成分检测光的第一光源;
设置在被检测车道的另一侧的第二位置点处,与所述第一光源相连接,接收并反射第一光源发射的所述尾气成分检测光的第一反射单元;
与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相连接,接收所述第一反射单元反射的所述尾气成分检测光,并对接收的所述第一反射单元反射的尾气成分检测光进行检测获得第一检测数据的光谱采集系统;
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点处,向所述被检测车道发射烟度检测光的第二光源;
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点处,与所述第二光源相连接的,接收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所述烟度检测光,并对所述烟度检测光进行检测获得第二检测数据的不透光烟度采集系统;
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点处,分别与所述光谱采集系统和所述不透光烟度采集系统相连接,采集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和所述第二检测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检测数据及所述第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的数据分析系统;
与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相连,显示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的显示模块。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点处,发射速度检测光的第三光源;
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点处,与所述第三光源相连接,接收并反射所述第三光源发射的所述速度检测光的第二反射单元;
与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相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反射单元反射的所述速度检测光的速度检测光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速度检测光的接收单元与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相连。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相连,拍摄被检测车辆图片并将所述图片发送给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的第一监控摄像机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源、所述光谱采集系统、所述不透光烟度采集系统、所述数据分析系统、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速度检测光接收单元设置于第一机柜内;
所述第一反射单元、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二反射单元设置于第二机柜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柜和所述第二机柜内置控制所述机柜内温度恒温的温度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相连,拍摄尾气处理周边环境图片的第二监控摄像机组。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测装置,在该装置中,第一光源向第一反射单元发射尾气成分检测光,该尾气成分检测光穿过汽车尾气后到达第一反射单元,第一反射单元接收并反射该尾气成分检测光到光谱采集系统,光谱采集系统根据第一反射单元反射的尾气成分检测光,得到第一检测数据,同时,第二光源发射烟度检测光至不透光烟度采集系统,不透光烟度采集系统根据第二光源发射的烟度检测光,得到第二检测数据,数据分析系统采集并分析第一检测数据和第二检测数据,从而得出该车的尾气排放是否合格,进一步将分析结果发送到显示模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颖一种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颖一种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3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基板的性能检验系统
- 下一篇: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