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3743.3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晓;张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晓;张开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邸建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在此处键入技术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系统。领域描述段落。
背景技术
参看图1所示,目前的水产养殖系统10,通常为类似于种植蔬菜的大棚,整体为塑料薄膜暖棚11,其外盖设毡布12,同时设有取暖设备13、过滤设备14,养殖系统内部包括联排的养殖池15-1,15-2…15-N,养殖池底部设有用于给水体加氧的爆氧装置16-1,16-2…16-N。其中,大多是采用燃煤炉取暖,每日根据海水潮汐规律通过水泵抽水循环,水体经沙池做简单的过滤。
此种水产养殖系统具有如下问题,第一,占地面积比较大,导致投资较大;第二,此种水产养殖系统只能进行水体加温,不能进行水体降温,因此,到了夏季,水体温度升高后,对于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的海参、鲍鱼等海产品便停止进食进行夏眠,停止生长;第三,通过燃煤炉取暖,虽然能够提高系统内温度,却会导致大气污染,而且燃煤成本是比较大的;第四,通常使用沙池过滤水体,其过滤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过滤后的水体水质不好,从而会降低海产品的产量。
总之,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提出一种占地面积小,投入资本少的水产养殖系统,并且可实现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自动控制温度、环保且可保证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投入资本少,养殖密度大的水产养殖系统,并且可实现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自动控制温度、环保且可保证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库房和供暖装置,所述养殖库房内设置有多个养殖池,所述养殖库房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
所述养殖库房由冷库板组装而成;
将所述多个养殖池设置为多层结构,每个养殖池都设有接入管和排出管,所述每个养殖池的接入管都连接于所述进水管,所述每个养殖池的排出管都连接于所述出水管;
所述系统还包括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入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养殖库房的出水管与所述水循环装置的第一入水管连接,补充水源通过所述第二入水管进入所述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的排水管与所述养殖库房的进水管连接。
其中,所述供暖装置包括设置于养殖库房外部的加热装置和设置于养殖库房内部的暖气片,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于所述暖气片。其中,可根据地域情况自由选择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所述加热方式包括电加热、燃气加热、太阳能加热、地热和/或空气能加热。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制冷装置。其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设置于养殖库房外部的制冷机组和设置于养殖库房内部的风机,所述制冷机组连接于所述风机。
优选的,所述养殖库房内设置多个多层结构的养殖池。
优选的,所述养殖库房内,根据养殖池的层数和每个养殖池的高度,在养殖库房的内壁与养殖池的外侧壁之间设置可透气的工作台面。
优选的,根据养殖池的尺寸,在养殖池的侧壁上,纵向贯穿的设置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固体过滤单元、生物过滤单元、蛋白质分离单元、爆氧单元、杀菌单元和水槽。其中,所述固体过滤单元为沙缸过滤器,所述生物过滤单元为喷淋式物滴流过滤器,蛋白质分离单元为自流式蛋白质分离器,所述爆氧单元为爆氧桶,所述杀菌单元为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
其中,所述水循环装置的第一、第二入水管连接于所述固体过滤单元,所述水循环装置的排水管连接于水槽。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产养殖系统,可实现占地面积小,投入资本少,养殖密度大,并且可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自动控制温度、环保且可保证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晓;张开波,未经张明晓;张开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3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制动系统自动调整臂
- 下一篇:一体化设计的双通道冗余车地双向无线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