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温含尘油气分离的萃冷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4140.5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梅;彭国辉;李佩勇;薛宏江;刘凯;伏会方;铁大滨;孙勇;王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00;C10K1/18;C10K1/04;C10G5/00;C10G5/06;C10G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油气分离 萃冷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高温含尘和焦油的油气降温除尘及焦油、冷凝回收油品的萃冷塔。
背景技术
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低热值的固体可燃有机矿体,低温干馏可获得类似天然的岩页油。在化石燃料中它的储量折算成发热量仅次于煤而列第二位,将它折算成页岩油,世界上页岩油储量约为4000多亿吨,相当于目前世界石油储量的3倍,我国油页岩资源为7199.37亿吨,折算成页岩油的储量为476.44亿吨。
油页岩低温催化裂解干馏气温度通常为200~300℃,需除尘(焦油)、降温,同时回收其中的油品。以往的干馏气冷却方式,或是存在设备冗杂、造价昂贵的缺点,或是存在气体冷却效率及油品回收率不高的缺点,或是存在设备易堵清理困难、气体压降大的缺点等,都限制了工艺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萃冷塔,该萃冷塔不仅能使高温含尘(焦油)油气充分降温净化,减少设备堵塞的可能,而且可以将其中含有的油品(重馏分油及轻馏分油)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温含尘油气分离的萃冷塔,是包括上塔、中塔和下塔的三段式结构;所述上塔、中塔和下塔的塔壁上均设有多个对外接口;所述下塔设有空塔喷淋段,在所述下塔和中塔之间设有带升气管的集液箱,在所述中塔和上塔之间也设有带升气管的集液箱;所述中塔中设有折流塔板或人字挡板,所述上塔中设有规整填料层,在靠近所述上塔的干气出口的位置设有除沫器。设置空塔喷淋段的下塔,采用已被分离降温的重馏分油进行循环喷淋操作;设置折流塔板(或人字挡板)、带升气管式集液箱的中塔,采用集液箱收集的、经油水分离、换热降温的循环水进行喷淋;设置填料段的上塔,采用集液箱收集的、经油水分离、换热降温的循环水进行喷淋。
进一步,所述下塔的塔壁上设有粗油气进口、下塔循环液入口、重馏分出口和塔釜排放口。
进一步,所述粗油气进口与重馏分出口位于下塔的塔壁相对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中塔的塔壁上设有中塔循环液入口和中塔循环液出口;所述中塔循环液入口设置在靠近所述上塔的位置;所述中塔循环液出口设置在靠近所述下塔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上塔的塔壁上设有上塔循环液入口和上塔循环液出口;所述上塔循环液入口设置在靠近所述除沫器的位置,所述上塔循环液出口设置在靠近所述中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萃冷塔采用三段式,即由下塔、中塔、上塔三部分组成。下塔与中塔间、中塔与上塔间设带升气管的集液箱,将塔内循环冷却液分隔为独立的三个系统。该萃冷塔不仅可以使高温含尘(焦油)油气充分降温净化,减少设备堵塞的可能,而且可以将其中含有的油品(重馏分油及轻馏分油)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粗油气进口 2、重馏分出口 3、塔釜排放口
4、下塔循环液入口 5、中塔循环液出口 6、中塔循环液入口
7、上塔循环液出口 8、上塔循环液入口 9、干气出口
10、除沫器 11、规整填料层 12、折流塔板
13、集液箱 14、升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温含尘油气分离的萃冷塔,是包括上塔、中塔和下塔的三段式结构;所述上塔、中塔和下塔的塔壁上均设有多个对外接口;所述下塔设有空塔喷淋段,在所述下塔和中塔之间设有带升气管14的集液箱13,在所述中塔和上塔之间也设有带升气管14的集液箱13;所述中塔中设有折流塔板12或人字挡板,所述上塔中设有规整填料层11,在靠近所述上塔的干气出口的位置设有除沫器10。所述下塔的塔壁上设有粗油气进口 1、下塔循环液入口4、重馏分出口2和塔釜排放口 3。所述粗油气进口 1与重馏分出口2位于下塔的塔壁上相对的位置。所述中塔的塔壁上设有中塔循环液入口6和中塔循环液出口5;所述中塔循环液入口6设置在靠近所述上塔的位置;所述中塔循环液出口5设置在靠近所述下塔的位置。所述上塔的塔壁上设有上塔循环液入口8和上塔循环液出口7;所述上塔循环液入口8设置在靠近所述除沫器10的位置,所述上塔循环液出口7设置在靠近所述中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间闭塞轴心拉接式防盗螺钉
- 下一篇:一种温度可调水解塑料薄膜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