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除蚊虫装置及使用该驱除蚊虫装置的窗户及使用该驱除蚊虫装置的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5522.X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松 |
主分类号: | A01M29/18 | 分类号: | A01M29/18;E06B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除 蚊虫 装置 使用 窗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驱除蚊虫装置及使用该驱除蚊虫装置的窗户及使用该驱除蚊虫装置的门。
背景技术
蚊虫孳生范围相当广泛且容易传播疾病,除了要作好环境清洁才能防治蚊虫外,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常见的个人防护为涂抹药液等。而随着科技进步,市面上已有多种具有防蚊功能的电子装置;已知的驱虫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M278238号所述,其主要能发出高频率的声波,使得蚊虫不敢靠近声波范围内,而达到驱赶蚊虫的功效。
然而,此种驱虫结构需使用者驱使开关后才会开启作动,而往往使用者是在蚊虫布满周围环境时才意识要开启,防护效果仍过于被动而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开启作动的驱除蚊虫装置,以提高驱除蚊虫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除蚊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第一本体;
一第二本体,设有一可发出驱虫声波的驱虫结构及一感应器,该感应器与该驱虫结构电性连接,该感应器可感测与第一本体的相对位置并驱使该驱虫结构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的距离大于一预设长度时,该感应器驱使该驱虫结构发出驱虫声波。
所述感应器为磁簧感应器,并且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磁铁结构,当该磁铁结构与该感应器间的距离大于一预设长度时,该感应器驱使该驱虫结构发出驱虫声波。
所述第二本体更设有一手动开关,该手动开关与该驱虫结构电性连接并可 选择性地驱使该驱虫结构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皆设有一供与表面接合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为粘贴结构。
所述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的其中一者设有一插设件,另一者设有一插设孔,该插设件插入该插设孔时,该驱虫结构呈关闭状态,该插设件从该插设孔移出时,该驱虫结构呈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驱除蚊虫装置的窗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窗户,它包含一上述的驱除蚊虫装置、一窗框及一窗体,该窗体可移动地设于该窗框,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的其中一者设于该窗框,另一者设于该窗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驱除蚊虫装置的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它包含一上述的驱除蚊虫装置及一门板,该门板供装设于一基底,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的其中一者设于该门板,另一者设于该基底。
一种门,它包含一上述的驱除蚊虫装置、一门板及一门框,该门板可移动地设于该门框中,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的其中一者设于该门板上,另一者设于该门框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将第一本体装设于窗户的窗体,第二本体装设于窗户的窗框,待使用者将窗体移动开启时,通过感应件感测与第一本体的相对位置,感应件即会自动驱使驱虫结构开启而发出驱虫声波,以形成一道防护作用,避免蚊虫侵入室内,进而能更有效地达到防蚊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窗户的立体图。
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门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1:窗框;2:窗体;3:驱除蚊虫装置;31:第一本体;32:第二本体;321:驱虫结构;322:感应器;4:门板;5:基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窗户,包含一窗框1、一窗体2及复数驱除蚊虫装置3。
该窗体2可移动地设于该窗框1,本实施例的窗体2可滑移地设于该窗框1,该窗体2可相对该窗框1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于第一位置时呈封闭状态,第二位置时呈开启状态。于其它实施方式,亦可让窗体枢设于窗框,令窗体可相对窗框枢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松,未经王秋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5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