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038.9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钟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新华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散热方面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进步,伴随着电脑几乎进入每个行业,扮演者举足轻重角色。由于电脑已经成为每个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使电脑成为我们现代人生活中重要地位。由于笔记本电脑散热好坏是衡量电脑运行性能的重要指标,故笔记本电脑散热问题已经成为电脑行业中首要解决问题。现有笔记本电脑散热分为笔记本电脑内部散热和笔记本电脑外部散热。笔记本电脑散热器为笔记本电脑外部散热的最为普遍的散热工具。现有大部分外部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是由单独的散热主体构成的。使用时,由于所述单独的散热主体只能水平放置或者倾斜放置于桌面,使得不能根据客户需要调节笔记本电脑放置方向,导致给用户使用时带来极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多角度调节旋转角度的以及使用方便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活动铰链连接于散热器本体上的散热底座,所述的散热器本体与散热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可调节旋转角度的和支撑散热器本体的支撑架。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支撑架是由金属杆弯折成倒T型的框架杆,该框架杆包括分别活动连接于散热器本体两端的弯曲连接部、连接于弯曲连接部上的垂直杆以及连接于垂直杆两端的横向金属杆。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弯曲连接部、垂直杆以及横向金属杆形成未封闭的矩形圈体。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散热器本体包括散热外壳、设置于散热外壳内部的复数个电风扇、设置于散热外壳上的防尘网、设置于散热外壳上的位于防尘网下端的可活动旋转的支撑板。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散热外壳包括散热底壳以及安装于散热底壳上面的散热面板;所述的散热底壳的中央设置有向下突出的用于收容电风扇的电风扇收容壳体;所述的散热底壳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外设电源的电源接口,位于该电源接口一侧的框架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风扇启动的电源开关。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散热底座是由与电风扇收容壳体相互吻合的框架构成的,所述的框架中央设置有用于收容电风扇部分的收容孔,该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复数个用于收容支撑架一端的弧线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所述的散热器本体与散热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可调节旋转角度的和支撑散热器本体的支撑架,使用时,通过设置于散热器本体底部的活动连接的支撑架一端放置于弧线凹槽内部,使支撑架倾斜置于散热器本体底部,使得所述的散热器本体旋转一个角度,倾斜放置,达到根据客户的需要调整散热器本体旋转不同方向,因此达到多角度的调节旋转角度的有益技术效果。同时,也方便于客户的使用方便效果。另外,与现有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相互比较,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提高散热效果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所示,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中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本体1以及活动铰链连接于散热器本体1上的散热底座2,设置于所述的散热器本体1与散热底座2之间的可多角度调节旋转角度的支撑架3。
所述支撑架3是由金属杆弯折成倒T型的框架杆,该框架杆包括分别活动连接于散热器本体1两端的弯曲连接部、连接于弯曲连接部上的垂直杆以及连接于垂直杆两端的横向金属杆。所述的弯曲连接部、垂直杆以及横向金属杆形成未封闭的矩形圈体。
所述的散热器本体1包括散热外壳、设置于散热外壳内部的复数个电风扇、设置于散热外壳上的防尘网、设置于散热外壳上的位于防尘网下端的可活动旋转的支撑板3。所述的散热外壳包括散热底壳以及安装于散热底壳上面的散热面板;所述的散热底壳的中央设置有向下突出的用于收容电风扇的电风扇收容壳体;所述的散热底壳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外设电源的电源接口,位于该电源接口一侧的框架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风扇启动的电源开关。
所述的散热底座2是由与电风扇收容壳体相互吻合的框架构成的,所述的框架中央设置有用于收容电风扇部分的收容孔,该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复数个用于收容支撑架3一端的弧线凹槽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新华,未经钟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0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