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用阻燃变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073.0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岭;张红艳;张冬冬;范小树;周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95;H01B7/28;H01B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阻燃 变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电缆,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用阻燃变频电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煤炭工业堪称我国第一能源工业,即是产能大户,又是耗能大户,同时也是节能潜力大户。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节约能源,煤矿下已经开始在采煤机上采用变频电机驱动,这就需要用采煤机阻燃变频电缆,采煤机上所用的变频电缆与普通变频电缆不同,普通变频电缆是动力线芯和地线芯复合成缆,再加屏蔽层。而煤矿下面所用的采煤机阻燃变频电缆,除了具备普通变频电缆结构外,其线芯中还必须具备控制线芯,以便于对采煤机设备的控制。其结构是动力线芯、地线芯及控制线芯复合一体的屏蔽电缆。大家都知道,动力线芯是传输强电的,控制线芯是传输弱电流的,其复合在一起,特别是作为调制频率较宽的变频电机,其电缆高次谐波对于控制线芯的干扰是非常严重的。
针对此种情况,需要设计人员开发设计了采煤机实用的阻燃变频电缆,保证其具有高阻燃、抗干扰性高、低噪音、低能耗、调速控制稳定、柔软便于移动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煤机用阻燃变频电缆,适用于煤矿场所采煤机变频设备连接使用,具有高阻燃、耐油、耐磨、高抗撕、高抗干扰性、低噪音、低能耗、调速控制稳定、柔软便于移动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煤机用阻燃变频电缆,包括三根动力线芯导体、三根控制线芯导体、三根地线芯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动力线芯导体外分别依次包裹有乙丙橡胶绝缘层、半导电带屏蔽层构成绝缘屏蔽动力线芯;三根控制线芯导体外分别包覆有复合屏蔽层构成屏蔽控制线芯,所述的复合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内层和铝箔复合带绕包外层构成;所述的三根地线芯导体相互绞合成束并于外侧绕包有半导电包带层构成中心束,中心束外沿环形且间隔分布有绝缘屏蔽动力线芯、屏蔽控制线芯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覆有高阻燃氯丁橡胶内护套层、总屏蔽层、高阻燃、耐油、高抗撕氯丁橡胶外护套层。
所述的采煤机用阻燃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屏蔽层的内层编织密度不小于85%,复合屏蔽层的总屏蔽面积必须≥每相动力线芯导体标称截面的10%。
所述的采煤机用阻燃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地线芯导体的标称截面和半导电绕包层标称截面的总和≥每相动力线芯导体的标称截面的5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复合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内层和铝箔复合带绕包外层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采用复合屏蔽层结构使得电缆具有工作电容小、电容不平衡度低、分布电感小,电感电阻比小,抗干扰性高,屏蔽效果好,调速控制准确等优点,这是一般动力和控制复合电缆所不具备的,屏蔽控制线芯与绝缘屏蔽动力线芯间隔分布成缆后具备弯曲性好,不易断芯,大大提高了采煤机控制系统的安全。
2、地线芯导体外不挤包绝缘,直接用半导电带绕包,半导电绕包层和可以与控制屏蔽控制线芯相接触,并且地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的屏蔽层面积之和不小于动力线芯面积的一半,用这样的结构作为接地线,电缆在发生击穿或接地故障时,电流能够快速导入地下,保证煤矿的安全性。各个动力线芯导体表面采用半导电绕包,当一相绝缘破损时,其动力线芯半导电层与接地芯线相连,造成单相接地故障,使单相接地保护动作切断电源,既可防止了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发生,又可防止短路电弧引起瓦斯、煤尘的燃烧和爆炸。
3、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结构,电缆总屏蔽密度不小于85%,同时采用总屏蔽层标称截面必须≥每相动力线芯导体标称截面的10%,增大屏蔽覆盖面积,加快屏蔽层感应电流接入地下的速度,减小电流穿透到屏蔽层而产生干扰,降低多次反射干扰电磁场,使输入电缆和电缆输出的频率变化和频波畸变减小,提高了变频电缆两端变频同步及传输的真实性,并且降低了电缆对外部的干扰。
4、采用对称结构(沿中心束成环形分布,从截面看成品字形)可以均化电缆内部电场,提高三相动力线芯电磁场的平衡性,降低高次谐波中的偶次波和奇次波,从而降低高次谐波的辐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量车门锁扣力的传感器
- 下一篇:摆动显示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