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密封胶混配的搅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106.1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文剑平;陈亦力;何水平;彭文娟;刘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密封胶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密封胶混配的搅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搅胶技术是由人工进行,人工搅胶时对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很高,操作时由于需要快速、持续、均匀有力的进行搅胶两分钟以上,对操作人员的体力有很多的要求,有时会造成后面的几杯胶在搅拌时由于臂力的不足造成胶未搅匀,从而使得注胶后胶不固化,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为了保证注胶后胶能够完全固化,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胶未搅匀而产生胶不固化的现象,现急需一种机械化,操作简洁,能够快速将胶充分搅匀的混胶机替换现有的人工混胶方式。在现在的生产过程中,密封胶多采用聚氨酯或环氧胶,配胶时采用的是A,B两种组分,按照比例进行称量,然后混合、固化。现有的混胶方式主要是人工搅胶,但其效率低下,且存在随意、不稳定的隐患,最严重的是它会造成搅拌不匀胶不固化,这会导致产品重大缺陷,对生产造成很大的未搅匀的风险损失。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克服现有人工搅胶导致的不均匀的适用于密封胶混配的搅拌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密封胶混配的搅拌器,包括一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中心杆,中心杆的中部设有两层扇叶,扇叶自与中心杆的连接处向外倾斜设置,倾斜角为35°;中心杆的底部安装有三个圆杆,三个圆杆之间的夹角为120°,每个圆杆的末端均安装有一块软硅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扇叶和结构设计独特,小巧灵活,加胶和倒胶方便;
2、避免了密封胶由于混合不均匀而出现的胶不固化现象;
3、替换人工搅胶,节约了用工成本,提高混胶效率;
4、底部硅胶板可以使得搅胶容器底部的胶也能充分搅匀,且使得容器和搅拌器接触不会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密封胶混配的搅拌器,包括一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中心杆1,中心杆1的中部设有两层扇叶2,扇叶2自与中心杆的连接处向外倾斜设置,倾斜角为35°;中心杆1的底部安装有三个圆杆3,三个圆杆3之间的夹角为120°,每个圆杆3的末端均安装有一块软硅胶(或其他软体材质)板4。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