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拔火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226.1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南锋超;南曦萌;王觉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锋超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 |
地址: | 27682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拔火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具,特别是属于一种新型拔火罐。
背景技术
拔火罐,是以陶罐、瓷罐等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人身体表特定部位,产生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人类日益的进步,社会文明的发展,拔火罐疗法与祖国医学一起不断有所创新,尤其在治病范围上,日趋广泛与扩大,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均有很大范围的适应症,无论是在医学领域里,还是在家庭环境中,都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但是,人们对火罐的理解与应用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拔火罐的结构形式上一成不变,导致其使用方式单调,使用方法缺少变化,火罐对人体局部的牵拉力呈自然衰减,力量大小不可调控,渗透与刺激仅限于表层。另外,火罐口沿也会对皮肤局部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拔火罐,以达到火罐的牵拉力度可调、作用深入持久、使用舒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拔火罐,具有陶质或瓷质的罐身,罐身的开口端为口沿,其特征在于,罐身的底部外端设有环钮,环钮连接橡胶条、橡皮筋等弹性牵曳绳,弹性牵曳绳的另一端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拔火罐,由于顶端连接弹性牵曳绳,而弹性牵曳绳可通过挂钩悬挂于外部支撑,所以,弹性牵曳绳对火罐、继而对火罐吸住的人体部位和组织产生牵拉作用,使该部位和组织除受到火罐的吸力以外,同时受到牵拉力的作用,使火罐的作用渗入到着罐部位肌体的深层。而且,上述的牵拉力力度可以通过改变弹性牵曳绳的长度而调节;牵拉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变换弹性牵曳绳悬挂的位置即改变弹性牵曳绳相对于人体的角度而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更高、作用更持久、感受更舒适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进一步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拔火罐,由罐身2、口沿3构成,罐身的底部外端有环钮1。环钮与弹性牵曳绳4的一端连接,弹性牵曳绳4的另一端有挂钩5,可悬挂于外部支撑。
所述的弹性牵曳绳4可以是橡胶条、橡皮筋等有弹性的线绳。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环钮1是通过螺纹与罐身连接的。即:罐身的底部外端有盲孔,孔壁有内螺纹,环钮上有外螺纹,与盲孔的内螺纹相配合。本实施例的积极效果在于,可以将环钮取下,便于存放与运输,防止因磕碰而损坏。另一方面,将环钮取下以后,本实用新型便可以与普通拔火罐一样使用,具有灵活多变、适用性强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锋超,未经南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变电站分布式直流电源子系统
- 下一篇:医用双电源IT隔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