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充电电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7581.0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4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成;王官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裕隆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充电 电路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路,具体为一种锂电池充电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矿灯、煤矿各类便携仪器等产品的广泛使用,锂电池以优异的性能在这类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今年逐步向其他产品应用领域发展。而给锂电池充电的电路也较多,但这些充电电路结构复杂,其内还有价格较贵的芯片,以至于封装制作后的充电器价格较贵,以及电路稳定性低,充电器充电的过程中有爆炸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充电电路结构复杂以及稳定性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充电电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锂电池充电电路模块,包括整流电路、振荡电路和充电电路,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晶体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第二晶体二极管D2,第一晶体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第二晶体二极管D2依次正向连接;振荡电路包括有两个初级线圈的变压器T1、第一NPN三极管Q1、光电耦合器U1,变压器T1的第一初级线圈L1的正向端和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反向端和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发射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的第二初级线圈L2的正向端和第三电容C3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初级线圈L2的反向端和第二电容C2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发射极和第二线圈L2的反向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还和第四晶体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四晶体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在第二电容C2和第十二电阻R12之间;充电电路包括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D6、第三NPN三极管Q3,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D6中绿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串联的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之间,串联的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两端并联有第五电容C5,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3的正向端通过第五晶体二极管D5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次级线圈L3的反向端和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十一电阻R11和次级线圈L3的反向端连接,集电极和第五晶体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和集电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两端并联有第八电阻R8,基极还和光电耦合器U1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次级线圈L3的反向端连接,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负极作为输入端口,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和次级线圈L3的反向端作为输出端口。
充电时,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正极接火线,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负极接零线,第三NPN三极管Q1的基极和锂电池的正极连接,次级线圈L3的反向端和锂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一晶体二极管D1、第二晶体二极管D2和第一电容C1组成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电整流后在第一电容C1的两端输出稳定的直流电,直流电通过第一初级线圈LI加载在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且通过第四电阻R4给第一NPN三极管Q1一个偏置电压,使得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第一初级线圈L1中流过电流,在第二初级线圈L2中感应出电压,感应出的电压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容C3加载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则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的电流增加;随着第三电容C3两端电压的不断升高,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的电压降低,流过基极的电流也降低,流过集电极的电流也随着降低,即流过第一初级线圈L1的电流降低;在第二初级线圈L2中感应出反向高压,其加载在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上,第一NPN三极管Q1迅速截止;当反向高压被第十二电阻R12消耗掉以后,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再重复以上的过程;在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到截止期间内,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3的两端产生一个交流电,此交流电经经第五晶体二极管D5和第五电容C5整流滤波后,加载在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还通过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给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一个偏置电压,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第十一电阻R11上的电压高于第十电阻R10两端的电压,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D6中的绿色发光二极管发亮,表示该电路正在给锂电池充电,当锂电池充满电后,第三NPN三极管Q3关断,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D6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发亮,表示锂电池已经充满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裕隆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裕隆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7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择性高效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云南红梨PyMYB基因及其原核表达载体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