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板跨中设置十字保留顶撑带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044.8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海;毕锋旭;黄平;任金娥;赵旭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山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50;E04G2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板跨中 设置 十字 保留 顶撑带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向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板跨中设置十字保留顶撑带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双向板是指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二时称之为双向板。实际施工过程中,当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张拉技术施工双向板过程中,例如对大面积的地下室顶板进行施工时,按照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的设计要求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才能预应力筋张拉,且待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才能拆除大面积浇注成型模板及模板支撑。因而,对大面积双向板进行施工时,如严格按照无粘贴预应力的设计要求操作,则会面临模板及支撑等设施及材料投入量大,周转周期长,施工进度缓慢等问题。虽然采取多流水段跳仓法施工技术,但因受预应力筋张拉时间的限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板跨中设置十字保留顶撑带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使大面积成型模板与模板支撑体系能提前拆除,快速周转并投入使用,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板跨中设置十字保留顶撑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所施工双向板纵向跨中的横向顶撑结构和布设在所施工双向板横向跨中的纵向顶撑结构,所述横向顶撑结构和所述纵向顶撑结构呈垂直布设;所述横向顶撑结构包括横向底部支撑结构和由左至右布设在所述横向底部支撑结构上的多道纵向水平支杆,且多道所述纵向水平支杆上布设有一层水平连接板一,多道所述纵向水平支杆的纵向长度均不小于所述横向底部支撑结构的纵向宽度;所述纵向顶撑结构包括布设在所述横向顶撑结构前侧的前侧纵向顶撑结构和布设在所述横向顶撑结构后侧的后侧纵向顶撑结构;所述前侧纵向顶撑结构包括前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和由前至后布设在所述前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上的多道横向水平支杆一,且多道所述横向水平支杆一的横向长度均不小于所述前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的横向宽度;所述后侧纵向顶撑结构包括后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和由前至后布设在所述后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上的多道横向水平支杆二,且多道所述横向水平支杆二的横向长度均不小于所述后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的横向宽度;所述前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布设在所述后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的正前方且二者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多道所述横向水平支杆一上布设有一层水平连接板二,且多道所述横向水平支杆二上布设有一层水平连接板三;多道所述纵向水平支杆、多道所述横向水平支杆一和多道所述横向水平支杆二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连接板二布设在所述水平连接板三的正前方且二者横向宽度相同,所述水平连接板一、水平连接板二和水平连接板三布设在一个水平面上且三者形成一个支撑于用于浇注成型所施工双向板的成型模板底部的十字形支撑板。
上述双向板跨中设置十字保留顶撑带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横向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支撑立杆一,多根所述支撑立杆一分M1排N1列进行布设,其中M1≥3,且N1>3,所述纵向水平支杆的数量为N1道;前后相邻两排所述纵向支撑立杆一之间的间距均为d1,且每一排所述纵向支撑立杆一均通过多道由上至下布设的横向连接杆一连接为一体;N1道所述纵向水平支杆分别布设在N1列所述支撑立杆一的顶部,N1道所述纵向水平支杆的纵向长度均大于(M1-1)×d1;
所述前侧纵向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支撑立杆二,多根所述支撑立杆二分M2排N2列进行布设,其中M2>3,且N2≥3,所述横向水平支杆一的数量为M2道;左右相邻两列所述支撑立杆二之间的间距均为d2,且每一列所述支撑立杆二均通过多道由上至下布设的纵向连接杆一连接为一体;M2道所述横向水平支杆一分别布设在M2排所述支撑立杆二的顶部,M2道所述纵向水平支杆的横向长度均大于(N2-1)×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山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山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骨粉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补血养气速溶黑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