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禽蛋碎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478.8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5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峰;陈源;温建镇;董伯渠;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2 | 分类号: | A23L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禽蛋 碎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禽蛋碎壳机,属于禽蛋加工的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食品生产加工业中,蛋类食品占有很大比例,而传统的手工打蛋不但效率低,而且容易粘手不卫生,进行大批量蛋制品生产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现有的打蛋机械,多是用于熟蛋碎壳或是家庭厨房式的单个打蛋机械,批量生产禽蛋食品的碎壳机械很少。
中国专利ZL 200820022162.5公开了“禽蛋开壳分离机”,该实用新型专利是通过一组或多组开壳分离单元,利用气缸驱动摇杆带动破壳刀滑动对禽蛋进行破壳,它一次处理多个禽蛋,但是该装置采用的破壳刀在掰开流出蛋黄蛋清的过程中,由于破壳刀的阻挡作用,部分蛋液无法流出,蛋液损失率较大,同时,该装置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
中国专利ZL 200820167837.5公开了“一种实现多个生鸡蛋的蛋壳和蛋液批量分离的装置”,该实用新型是通过与气泵相连的吹气针头将蛋液吹入流蛋管而获得蛋液,一次可批量打多个生鸡蛋,但是该装置采用的吹气针头和流蛋管,易造成堵塞,采用的换蛋板,对生蛋的摆放有一定的要求,工人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禽蛋碎壳机,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大批量禽蛋的蛋壳与蛋液分离的碎壳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禽蛋碎壳机包括驱动辊筒,链式传送网带,碎壳辊筒Ⅰ,碎壳辊筒Ⅱ,双排链轮,电动机Ⅰ、旋转毛刷,支架,从动辊筒,三排链轮,电动机Ⅱ,储液槽,蛋液输液管,和输液泵;链式传送网带套在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上,电动机Ⅱ通过三排链轮与驱动辊筒连接,三排链轮中的一排与碎壳辊筒Ⅰ连接,使驱动辊筒和碎壳辊筒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电动机Ⅰ通过双排链轮的一排与旋转毛刷连接,双排链轮的另一排与碎壳辊筒Ⅱ同轴连接,使碎壳辊筒Ⅱ和旋转毛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碎壳辊筒Ⅰ和碎壳辊筒Ⅱ之间的间隙为2~3cm,支架固定碎壳辊筒Ⅰ、碎壳辊筒Ⅱ、旋转毛刷和储液槽,储液槽向右下倾斜2~5°,储液槽通过蛋液输液管与输液泵连接构成禽蛋碎壳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用于连续化大规模禽蛋的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驱动辊筒,2.链式传送网带,3.碎壳辊筒Ⅰ、碎壳辊筒Ⅱ,4.双排链轮,5.电动机Ⅰ,6.旋转毛刷,7.支架,8.从动辊筒,9.三排链轮,10.电动机Ⅱ,11.储液槽,12.蛋液输送管,13.输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禽蛋碎壳机的结构包括驱动辊筒1,链式传送网带2,碎壳辊筒3,双排链轮4,电动机Ⅰ5、旋转毛刷6,支架7,从动辊筒8,三排链轮9,电动机Ⅱ10,储液槽11,蛋液输液管12和输液泵13;不锈钢的链式传送网带2套在驱动辊筒1和从动辊筒8上,电动机Ⅱ10通过三排链轮9与驱动辊筒1连接,三排链轮9中的一排与碎壳辊筒Ⅰ3连接,使驱动辊筒和碎壳辊筒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电动机Ⅰ5通过双排链轮4的一排与旋转毛刷6连接,双排链轮的另一排与碎壳辊筒Ⅱ3同轴连接,使碎壳辊筒Ⅱ和旋转毛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碎壳辊筒Ⅰ3和碎壳辊筒Ⅱ3之间的间隙为2~3cm,支架7固定碎壳辊筒Ⅰ3、碎壳辊筒Ⅱ3、旋转毛刷6和储液槽11,储液槽11向右下倾斜2~5°,储液槽11通过蛋液输液管12与输液泵13连接构成禽蛋碎壳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开动电动机Ⅰ5和电动机Ⅱ10,将禽蛋放在链式传送网带2上,通过链式传送网带2运输至碎壳辊筒Ⅰ3和碎壳辊筒Ⅱ3之间,经碎壳辊筒Ⅰ3和碎壳辊筒Ⅱ3挤压,禽蛋破裂,禽蛋液流入储液槽11中,禽蛋壳通过链式传送网带2排放,残留在链式传送网带2上的禽蛋液通过旋转毛刷6刷入储液槽11中,储液槽中的禽蛋液通过蛋液输液管12和输液泵13泵入禽蛋液加工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