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窑尾护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9627.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凌云;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窑窑尾护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废物焚烧装置用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回转窑窑尾护板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方式主要使用填埋、焚烧、热分解、沼气化等手段处理,其中焚烧手段为处置的主要手段,且随着国家对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固体废物焚烧也是大势所趋。在固体废物焚烧处置单位,回转窑是焚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核心设备,焚烧系统的稳定运行关键取决于回转窑是否连续正常运行。较为常见的故障点在于窑尾护板部分,因为窑尾工况相对较差,极易损坏,主要故障时窑尾护板高温氧化。目前回转窑窑尾护板设计一般与窑体耐火砖一体化,护板嵌入耐火砖,损坏后更换非常困难,且容易导致窑体耐火砖剥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简单、使用可靠,且能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修费用的回转窑窑尾护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窑窑尾护板装置,包括安置在回转窑主体外围的固定底座和安置在窑尾端面上并将耐火材料定位在回转窑本体内的护板主体,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孔,护板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固定拉杆一端通过定位台阶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焊接在护板主体的安装孔内,使固定底座和护板主体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所述回转窑本体靠近窑尾的部分设置有环形罩在回转窑本体外围的护板支撑板,护板支承板与回转窑本体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护板支撑板的末端与护板本体边缘根部定位连接,护板支承板的后端敞开,所述回转窑本体上还设置有风冷装置,风冷装置的吹风口正对护板支承板的敞开部分。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将护板主体设置在回转窑窑尾的端面上通过固定拉杆与回转窑主体外围设置的固定底座固定,由此设置将护板主体与回转窑主体单独设置,在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固定拉杆断开即可,更换过程中不会破坏耐火砖,拆装、更换简单方便,使用可靠,有效地缩短了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费用,同时设置风冷装置可以进行风冷,降低回转窑本体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转窑窑尾护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窑窑尾护板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窑窑尾护板装置,包括回转窑本体1,回转窑本体1内设置有耐火砖2,还包括安置在回转窑主体1外围的固定底座8和安置在窑尾端面上并将耐火材料7定位在回转窑本体内的护板主体5,固定底座8上设置有定位孔,护板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固定拉杆6一端通过定位台阶与固定底座8固定连接,另一端焊接在护板主体5的安装孔内,使固定底座8和护板主体5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回转窑本体靠近窑尾的部分设置有环形罩在回转窑本体1外围的护板支撑板4,护板支承板4与回转窑本体1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护板支撑板4的末端与护板本体5边缘根部定位连接,护板支承板4的后端敞开,回转窑本体上1还设置有风冷装置3,风冷装置3的吹风口正对护板支承板4的敞开部分。
安装使用时,首先将护板主体5和固定底座8固定在回转窑本体1上,护板支撑板4固定在回转窑本体1上,然后通过固定拉杆6将护板主体5固定,待护板主体5间隙及相对位置调整妥当后焊接。
护板主体5工况最恶劣,属于易损件,在固废焚烧1150℃工况下使用寿命大约12个月,更换时只需割除固定拉杆6,保留护板主体5、固定底座8和护板支撑板4,这样不破坏耐火材料的结构,维修简便。
经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窑窑尾护板装置,固定底座和护板支撑板可以重复使用,护板主体为易损件,检修时只需更换窑尾护板,从而不影响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拆装简单,使用可靠,停炉时间至少可以减少3天,可以大大降低回转窑维修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9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器件
- 下一篇:低氧蓄热式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