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630.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蔡京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京鹏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B01J2/20;B01J2/00;C10L5/00;C10L5/08;C10L5/26;C10L5/2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粉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加工利用领域,尤其是涉及褐煤的粉煤造粒设备。
褐煤或低变质长焰煤强度低、水份高(含水率一般在30%以上)、单位发热量低,粉尘污染大,其煤粉需要烘干和压型或造粒。现在各国所采用的方法是烘干后压成煤砖或对辊挤压成椭圆形煤球。因为褐煤具有海绵体结构,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所以现有技术压成煤砖或煤球需很大的压力,达到1000kg/c㎡以上,耗能巨大,每吨耗电超过50度,设备造价昂贵,损耗大。如果用现有的压型方式把原煤先压型后烘干,在烘干过程中粉煤会散开,煤堆塌落,达不到成型的要求,阻碍加工和贮运。因此,开发一种低能耗、低成本、高产量的造粒设备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该装置具有耗能低,设备损耗低,设备造价低,生产成本低,产量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其主要是由一喂料螺旋输送机连接一造粒压制装置组成,还包括有一成型切刀装置。所述的喂料螺旋输送机具有一进料口和一连通造粒压制装置的出料口;造粒压制装置包括有一环状压模,于环状压模的模腔内设置有一对间距可调的压辊,环状压模与压辊间隙配合且相同方向旋转;还包括且绕模腔中心转动的喂料刮板;所述环状压模周壁上间隔环设有压模通孔;所达的成型切刀装置主要由设置于环状压模外部的间歇式进给切刀组成,所述切刀邻近压模通孔设置。
进一步,由该装置制得的颗粒,送至一烘干设备烘干处理;所述烘干设备装置为一蒸压釜,该蒸压釜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的接口;一连接过热蒸汽管道的进汽装置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于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放冷凝水的排污口;一排放二氧化硫和釜内蒸汽的排气口设置于筒体顶部或侧部。
进一步,所述蒸压釜筒体上还设置有稳定筒内的过热蒸汽压力的充气口和放气口。
进一步,所述蒸压釜筒体内设置有道轨,一蒸养车沿道轨推入筒体内。
进一步,所述蒸压釜筒体内设置有道轨,一蒸养车沿道轨推入筒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造粒设备通过相对旋转的环状压模和间距可调的一对压辊的相对旋转,将造粒的粉煤逐渐卷入两者间,并挤入环模通孔中成型,切刀把从环模通孔挤出的成型颗粒切成所述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造粒设备可通过改变环模通孔的孔径来改变粉煤颗粒的粒径,通过调节切刀的间歇进给距离来调节粉煤颗粒的长度,以保证制成的粉煤颗粒粒径为4‑12㎜,长度为5‑3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造粒机每小时可造粒28吨以上,成型率可达90%以上。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保证褐煤颗粒在最佳的温度和压力下烘干,使褐煤颗粒改性成趋向于烟煤的特性,并及时的排出废气和冷凝水,减少蒸汽用量,设备造价低,并使烘干后的褐煤颗粒水份降低显著,回吸极小,不发生自燃、风化,单位发热量大幅度提高。经本装置制作的颗粒型煤,具备了易烘干、易运输、强度高、外观好、烘干过程和烘干后不易变形等优点,相对于粉煤和大块煤来说,更易被用户使用,更方便燃烧,并使燃烧更充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造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喂料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造粒压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蒸压釜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蒸压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其主要是由一喂料螺旋输送机1连接一造粒压制装置2组成,还包括有一成型切刀装置。喂料螺旋输送机1和造粒压制装置2分别由变频调速电机4和主传动箱3驱动。
如图1所示的一种褐煤的粉煤造粒装置,其主要是由一喂料螺旋输送机1连接一造粒压制装置2组成,还包括有一成型切刀装置。喂料螺旋输送机1和造粒压制装置2分别由变频调速电机4和主传动箱3驱动。
如图2所示的喂料螺旋输送机1,其主要是由绞龙轴11、不锈钢筒体12组成,所述的不锈钢筒体12上设有一进料口121和一连通造粒压制装置的出料口122。绞龙轴11起物料输送作用,转速可调,它由变频调速电机4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带动绞龙轴11转动,转速可从0—150转∕分范围内调节,有效转速为12—120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京鹏,未经蔡京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