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叶片光谱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032.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9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倩;郭志明;王庆艳;李江波;张驰;郭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叶片 光谱 探测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叶片光谱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射光源(4)、聚光透镜、叶片夹持结构、光纤光谱仪(1)和数据分析显示结构,所述透射光源(4)设置在所述叶片夹持结构的顶部,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叶片夹持结构中并位于所述透射光源的下方,所述叶片夹持结构设置在所述光纤光谱仪(1)的顶部,所述光纤光谱仪(1)的光纤接口(17)与所述聚光透镜相对应,所述光纤接口(17)处设置有光纤接口密封圈(2),所述数据分析显示结构与所述光纤光谱仪(1)之间连接有数据线(8)和电源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的顶部铰接,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中,所述第二壳体(14)的侧面与所述光纤接口(17)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漫反射光源(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谱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夹持结构还包括叶片夹持密封圈(3)、把手和弹簧(16),所述叶片夹持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3)和所述第二壳体(14)之间并位于所述聚光透镜的下方,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3)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3)连为一体,所述弹簧(16)设置在所述把手和所述第二壳体(14)的顶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谱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4)上设置有透射反射切换开关(6),所述透射反射切换开关(6)分别与所述透射光源(4)和所述漫反射光源(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谱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显示结构包括固定箱体(12)、信号处理模块、显示器(11)和电源(10),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电源(10)设置在所述固定箱体(12)中,所述显示器(11)嵌于所述固定箱体(12)的表面,所述显示器(11)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过所述数据线(8)与所述光纤光谱仪相连,所述电源通过一电源开关和所述电源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光谱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光源(4)和所述漫反射光源(5)为低功率卤钨灯,光谱范围350-2000nm。
7.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光谱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上设置有光谱采集开关(7),所述光谱采集开关(7)与数据分析显示结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0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样电解用电解槽
- 下一篇: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