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热熔食物的餐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121.5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鲍俊萍 |
地址: | 2153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热熔 食物 餐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特别涉及一种可热熔食物的餐具。
背景技术
餐具是每个人在享用食物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饮食用具。特别是在食材量较多、需分次取量的情况下,如一桶冰淇淋或一整块奶油或起司时,则必须提供冰淇淋勺或奶油刀等餐具,以利使用者分取食物。
然而,上述冰淇淋、奶油或起司等食物通常是从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取出,这些较为冷硬食物刚取出时并不利于切割分食。欲取用时,使用者必须一面手持冰淇淋勺或奶油刀等餐具,一面使尽力气来挖取或切割食物。此举不但费时又费力,且挖取/切割出来的食材外观亦不甚理想。
再者,使用者也可将冰淇淋、奶油或起司等食物静置于室温一段时间,待稍微溶化以方便切食。但此分食方式不利于未食用食材的后续保存,容易影响食物的新鲜及原味,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故不符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热熔食物的餐具,其在使用者握持餐具时,餐具会将体温自手持部传递至触食部,以熔化食物而利于切食。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热熔食物的餐具,包括金属本体、可低温汽化的循环流体、及回流介质。金属本体具有真空容腔,金属本体的一端成型为手持部、另一端成型为触食部,且手持部及触食部的内部连通真空容腔;循环流体装填在真空容腔内,循环流体自手持部吸收外部能量而汽化,汽化后的循环流体流动至触食部,并释放能量而予以热熔食物;回流介质布设在真空容腔的内壁面,在触食部释放能量后的循环流体会通过回流介质而流回至手持部。
其中,该金属本体为不锈钢或铜金属构成。
其中,该手持部具有一封口,该循环流体自该封口填入该真空容腔。
其中,该回流介质为不锈钢丝或铜金属丝或金属网。
其中,该金属本体呈刀形。
其中,该手持部为刀柄,该触食部为刀锋。
其中,该金属本体呈汤匙形状。
其中,该金属本体呈冰淇淋勺形状。
其中,该循环流体为水或乙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热熔食物的餐具,其可应用在奶油刀、餐刀、冰淇淋或汤匙等餐具上,用以加热/热熔该餐具所盛装或待分切的食物。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可热熔食物的餐具具有中空腔室,且中空腔室内装填有可低温汽化的循环流体,故使用者握持餐具的一端(手持部)时,循环流体即吸收使用者的体温并汽化,以迅速地将热的能量传递至餐具的另一端(触食部),并在另一端将热量释放而予以加热食物。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餐具是利用循环液体的汽化来传递能量,又为真空腔室,故能量传递迅速,可及时加热食物,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热熔食物的餐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热熔食物的餐具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热熔食物的餐具的另一实施态样;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热熔食物的餐具的又一实施态样;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热熔食物的餐具的再一实施态样;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热熔食物的餐具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a、1b、1c:餐具
2:奶油块
10、10a、10b、10c:金属本体
100:真空容腔
11、11a:手持部
110:封口
12、12a:触食部
20:循环流体
30:回流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热熔食物的餐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热熔食物的餐具1,包括一金属本体10、可低温汽化的一循环流体20及一回流介质30。该循环流体20及该回流介质30设置在该金属本体10内,据以组成可热熔食物的餐具1。
该金属本体10可为铜或铝金属构成。该金属本体10具有一真空容腔100,该真空容腔100为一真空的腔室,有利气体快速传递能量。该金属本体10的一端成型为一手持部11(可供使用者握持的部分)、另一端成型为一触食部12(碰触到食物的部分)。此外,该手持部11及该触食部12的内部连通该真空容腔10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真空容腔100的一端为该手持部11,该真空容腔100的另一端即为该触食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脑脊液测压计
- 下一篇:两轴并列上下料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