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模具定位的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870.8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4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建;安聪慧;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4 | 分类号: | B21D3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模具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定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模具定位准确性并减少换模时间的用于模具定位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冲压模具的换模过程中,为保证模具在工作台上准确放置;需要用扳手等工具将模具撬至需要放置的位置;但是,因模具重量较大,会消耗操作者很多体力;因此,通常使用的模具定位方法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1247429Y,授权公开日 2009年5月27日公开了一种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多个止挡部,分散地凸设于该定位区域的相对两边缘,且在朝向该定位区域方向凸设有干涉部。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将摄像头固定到电脑壳体上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模具的换模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具定位的定位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模具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于工作台上表面的滑槽内,定位结构与模具下表面的定位凹槽相接触,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体和把柄,所述定位体呈长方体状,所述定位体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定位体的上表面为向上拱起的弧形面;所述把柄与定位体的一个端面相连接,定位体的另一个端面和两个侧面分别与模具下表面的定位凹槽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的设置使工作台和模具可以准确配合定位,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操作者的体力消耗,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定位不准确而给操作者及模具造成的损伤及损坏。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对模具进行定位的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定位结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的滑槽内,用手拉动把柄从而将定位结构移动至模具需要定位的定位位置上;
然后,将模具落下并使模具下表面的定位凹槽与定位结构的把柄相对端的端面和两个侧面相接触,从而完成模具的定位。
弧形的定位体上表面具有对模具进行导正的作用。
根据不同模具的不同定位需要,用手拉动把柄使定位结构沿滑槽移动至不同模具所需要的定位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实现对多种不同规格的模具的定位。
作为优选,定位块的侧面与底面之间设有平滑过渡面。
本结构的定位块可以与横截面为矩形的滑槽相配合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定位块的侧面下部设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凹槽。
本结构的定位块可以与横截面为T形的滑槽相配合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把柄呈6字形,把柄包括环形柄和与环形柄连为一体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定位体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体的宽度为4厘米至6厘米。
作为优选,定位体的长度为18厘米至23厘米。
作为优选,定位体的高度为5厘米至10厘米。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模具定位准确;(2)提高工作效率;(3)降低劳动强度;(4)提高了模具定位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与工作台和模具相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1、模具2、定位体3、把柄4、平滑过渡面5、V形的凹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模具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于工作台1上表面的滑槽内,定位结构与模具2下表面的定位凹槽相接触,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体3和把柄4,定位体呈长方体状,定位体的横截面呈U形,定位体的上表面为向上拱起的弧形面;把柄与定位体的一个端面相连接,定位体的另一个端面和两个侧面分别与模具下表面的定位凹槽相接触。
定位块的侧面与底面之间设有平滑过渡面5。把柄呈6字形,把柄包括环形柄和与环形柄连为一体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定位体相连接。
定位体的宽度为5厘米。定位体的长度为20米。定位体的高度为5厘米。
如图3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对模具进行定位的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定位结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的滑槽内,用手拉动把柄从而将定位结构移动至模具需要定位的定位位置上;
然后,将模具落下并使模具下表面的定位凹槽与定位结构的把柄相对端的端面和两个侧面相接触,从而完成模具的定位。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定位体的高度为10厘米。定位块的侧面下部设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凹槽6。实施例2中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星形电压互感器二次极性智能测试仪
- 下一篇:dv/dt变压器极性测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