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渗沥帽及导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2597.0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阴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迈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B01D29/31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4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沥帽 导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场中广泛使用的用于收集垃圾滤液的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渗沥帽及使用该渗沥帽制作的导渗管。
背景技术
在垃圾处理场等场地中,在地表或者浅层中埋有导渗管,该导渗管的作用是收集垃圾堆中渗出的残液。目前的垃圾残液从结构方面细分,主要有两类,第一是直接在管材的外表面开设一系列的通孔,通孔的形状有各式各样的,如圆孔、方孔、长条孔等,如中国专利2007200784067中公布的方案;第二类是,通过具有透水性较强的纤维材料编织成的一种多层复合管材,通过微孔渗漏技术实现残液的收集,如中国专利2009201758196中公布的方案。第一中方案中,是直接在管材的壁上开孔,由于是在大直径管材的表面开孔,如果开大孔,上面开设的孔很容易被堵住,如果开小孔,开孔不方便,同时会降低管材的整体强度。第二种方案中,多层复合式的管材由于无法添加加强筋,所以管材的整体强度较低,同时还需要管材下部不渗水,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渗沥帽及导渗管,具有简单、高效、易于制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渗沥帽,其特征是,包括连接部和渗沥部,整体为桶状,在所述渗沥部的侧面开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的渗沥帽为PE材质(聚乙烯)的整体注塑件,易于制造。
所述的渗沥帽为圆桶状,所述连接部具有一环状的卡槽。
所述的渗沥帽为长条状,所述连接部具有一环状的卡槽。
利用所述渗沥帽制造的一种导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本体,在所述管材本体的中上部预开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渗沥帽通过连接部安装在所述通孔中,可以为卡接连接方式。
所述的管材本体为具有加强筋的螺旋缠绕管。
所述的管材本体为PE挤出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渗沥帽,使得管材的整体强度得到了加强,同时渗沥帽的存在,垃圾的重量压迫在了渗沥帽的正面,在渗沥帽的侧面没有压力,不容易堵塞渗沥帽侧面的通孔,具有很好的防堵效果,这是传统的导渗管所不具有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渗沥帽的立体图;
图2为渗沥帽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导渗管的全剖视图;
图51为渗沥帽的样式之一;
图52为渗沥帽的样式之一;
图53为渗沥帽的样式之一。
图中:1连接部,2渗沥部,11卡槽,21通孔,3管材本体,31加强钢肋,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3,
一种渗沥帽,包括连接部1和渗沥部2,渗沥帽为圆桶状,连接部具有一环状的卡槽11。在渗沥部的侧面开设有若干通孔21,通孔为垃圾残液渗透的通道。渗沥帽为PE材质(聚乙烯)的注塑件,体积较小,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且易于制造,具有很好的成型性能。
作为改进,该渗沥帽存在多种变形,如图52、53中的方形、长条状。
如图4所示,利用所述渗沥帽制造的一种导渗管,包括管材本体3,管材本体为具有加强筋的螺旋缠绕管,内有加强钢肋31,高度相对较高。也可以为PE挤出管。通过在管材本体的中上部预开有若干圆形的安装孔4,渗沥帽通过连接部的卡槽安装在安装孔中,完成两者的连接,形成渗透部位。
使用时,将导渗管预铺设在垃圾场底层,自垃圾堆渗漏出的残液将会透过渗沥帽侧面的通孔汇集大到导渗管中,最后对导渗管中的残液进行回收处理即可。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迈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迈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2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通风门窗结构
- 下一篇:钻铤窄间隙焊接气体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