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性化车载安全驾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4223.2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2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南;梁文坤;林俊良;翟华;黄瑾绚;林建灿;朱万浩;钟锦辉;邓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B60Q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8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性化 车载 安全 驾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性化车载安全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1957年1月23日,世界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在瑞典首次投入使
用,其能通过对仪器吹气来判断是否饮酒,但还未能设置酒精浓度的阀值。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酒精呼气检测方法依然是判断酒后驾驶的主要手段,但这种方法无法有效杜绝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目前防止酒后驾驶的产品有很多,例如:
(1)萨博的新款的9-5系列车型,率先使用了Alcokey酒精钥匙技术。
(2)指纹式防酒后驾驶系统(ADDS),其进步之处在于既能防止酒后驾驶,又能防盗。
(3)无线多功能酒精监测系统,能检测车内的空气中的酒精含量浓度。
但现有的车载安全驾驶设备存在以下缺陷或不足:
(1)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酒后驾驶问题。因为其沿用了呼气酒精检测法,只有在发生酒驾后才能进行酒精呼气检测。
(2)其检测的是空气中的酒精含量浓度,容易造成系统误判断。例如驾驶者并无酒精浓度超标,但是在副驾驶座或后面乘客是醉酒的人,这样容易出现锁死车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由于沿用了呼气酒精检测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酒后驾驶问题,而且其容易造成系统误判,系统稳定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性化车载安全驾驶系统,在传统的呼气酒精测试基础上添加皮肤汗液酒精测试,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误判率,提高了系统酒精检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性化车载安全驾驶系统,该系统包括酒精检测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酒精检测模块包括呼气酒精检测单元和皮肤酒精检测单元,所述呼气酒精检测单元和皮肤酒精检测单元均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语音播报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语音播报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还连接有GSM通信单元;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方式进而分别与呼气酒精检测单元和皮肤酒精检测单元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皮肤酒精检测单元包括微触开关,所述微触开关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一酒精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和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呼气酒精检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二酒精传感器和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二比较器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疲劳驾驶监控模块,所述疲劳驾驶监控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指纹身份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身份识别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指纹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电路识别单元和继电器与LED单元,所述指纹电路识别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继电器与LED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酒精检测模块包括呼气酒精检测单元和皮肤酒精检测单元,在传统的呼气酒精测试基础上添加皮肤汗液酒精测试,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误判率,提高了系统酒精检测的稳定性;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模块包括GSM通信单元,能及时将驾驶者酒驾信息发给亲人并通过亲人规劝来减少酒驾的发生,同时能在系统误判或紧急情况下对汽车进行解锁,更加人性化;进一步,呼气酒精检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皮肤酒精检测单元包括微触开关,能提高酒精检测的准确率和防止驾驶者弄虚作假;进一步,还包括GPS定位模块,能为交通中心工作人员实时提供违规车辆的位置信息;进一步,还包括疲劳驾驶监控模块,能在酒精检测通过后对驾驶者进行疲劳检测,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性化车载安全驾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控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呼气酒精检测单元和皮肤酒精检测单元的结构
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指纹身份识别模块、GPS定位模块和疲劳驾驶监控模块与主控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指纹身份识别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4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