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5258.8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哲元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背光模块的散热装置,尤指一种可将背光模块所产生的热量快速均匀扩散、以减少热量堆积于狭小区域而造成异常温度上升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应用于电子产品(液晶)屏幕的背光模块,其基本上皆是于至少一导光板的局部周侧设有光源体(多为冷阴极管或发光二极管),利用该导光板可将光源体所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以形成一面光源的背光光线;然而,随着(液晶)屏幕尺寸逐渐增加,不但所使用的光源体数量需随之增加,且其光源体的功率亦随之加大,因而势必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发散,这些热量不但需利用散热装置将其有效地对外发散之外,亦需加以适当的阻隔及散热,否则极易因热量的集中堆积而造成(液晶)屏幕周侧局部位置温度过高,而影响该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及缩短相关组件的使用寿命。
为此,上述相关问题,目前均仰赖板型导热管来快速散导集中的热量,但目前既存的板型导热管由于需保持内部导热元素流动的空间,因此其厚度无法极薄化,柔软度亦受极大的限制,对于日渐轻薄化的电子器物应用,形成一定程度的发展阻碍。
有鉴于已见的背光模块散热机构有上述缺点,设计人乃针对这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散热装置,其可有效阻隔背光模块的光源体所产生的热量直接辐射传递,并快速地将该热量向四周传递扩散,以避免热量过度集中而造成局部位置的异常温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散热装置,其可利用具有导电性的黏胶结合多层导热组件,除可使各导热组件间的结合更加稳固,并可使各导热组件间可产生导电接地的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块的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背光模块的光源组件,设置于一面板的至少局部周侧;至少一导热组件,由多数具有高导热性及导电性材料所制成的薄片型或箔片型导热件相互叠置组成,这些导热件具有一接近或接触于该光源组件的局部导热面,这些导热件以自身的高导热特性,及各叠层间热传导效率的不同,达到有效散导该光源组件热量的目的。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热组件的各导热件间设有一具有导电性的黏着层。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热组件的各导热件为具有快速横向热传导的结构体。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热组件的各导热件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热组件以导热件中具有相对较高导热系数的导热件设置于接近该热源的位置,而以具有相对较低导热系数的导热件设置于远离该热源的位置。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热组件设置于一屏幕框架及一屏幕背板所界定的空间内,且该导热组件具有一接近于该屏幕框架的接触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热组件的接触面抵触于该屏幕背板内表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热组件设置于屏幕背板内的至少局部周侧,且藉由其各导热件的箔片化而具有可挠特性,简易地随着该屏幕背板的边缘造型而形成相对弯折,达到应用的便利性。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光源组件抵触于导热组件的结合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光源组件包含多数间隔设置的光源体。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光源体为发光二极管。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热组件是呈薄片状的各导热件相互叠置形成的组合结构体。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整体组合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导热组件;
11、12、13....导热件;
111、121、131...导热面;
112、122、132...接触面;
2.....黏着层;
3.....背光模块;
31....光源组件;
32....光源体;
30....导光片;
4.....屏幕框架;
41....面板;
42....屏幕背板;
40....机壳;
401...容置空间;
A.....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哲元,未经吴哲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5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