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型特厚板坯的保温热冒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5466.8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栾义坤;傅排先;刘宏伟;康秀红;夏立军;李殿中;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江晖 |
地址: | 110016***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厚板 温热 冒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冒口,更具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特厚板坯的保温热冒口。
背景技术
宽厚板轧机代表着一个国家钢铁发展水平,美国在上世纪40年代就拥有宽厚板轧机,日本的宽厚板轧机最大开口度达到1500mm,可以轧制500mm以上的厚板。我国在近些年也开始建设宽厚板轧钢生产线,尤其是到了21世纪,我国投产了多条5000mm/5500mm宽厚板轧钢生产线,包括宝钢、鞍钢、舞阳钢厂等企业都建设了宽厚板轧钢生产线。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宽厚板的用量与日俱增,远洋平台、管线用钢、舰船用钢等都需要大量宽厚板,并且所需要的宽厚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保证宽厚板质量,单凭轧机轧制很难完成,必须提高轧制宽厚板所用的宽厚板坯质量,宽厚板坯质量是宽厚板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提高宽厚板坯质量,国内开发一些新技术,进行宽厚板坯制造。首先是采用电渣重熔方式制造宽厚板坯,事实证明,宽厚板坯质量得到了提高,但生产效率较低,一块60吨重的宽厚板坯需要30多小时才能完成。另外,有的企业采用水冷模铸方法生产,由于存在裂纹等问题,效果也不理想。有的企业用模铸大型圆钢锭通过水压机开坯来制造宽厚板坯,水压机开坯费用每吨3000元左右,成本高,且很难实现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大型特厚板坯的保温热冒口,提高冒口的保温性能,降低冒口的比重,提高材料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型特厚板坯的保温热冒口,包括:
冒口主体,所述冒口主体具有大致中空的形状;
次外层,所述次外层与所述冒口主体同轴设置,所述次外层的外壁与所述冒 口主体的内壁接合;
中间保温层,所述中间保温层与所述冒口主体同轴设置,所述中间保温层的外壁与所述次外层的内壁接合;和
高强保温层,所述高强保温层与所述冒口主体同轴设置,所述高强保温层的外壁与所述中间保温层的内壁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次外层由钢板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与金属液接触的高强保温层厚度为30至200mm。
本实用新型的冒口主体的内壁、次外层、中间保温层和高强保温层具有相同的锥度α。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锥度α在0%~20%的范围,所述锥度为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正锥度,其中正锥度为0<α≤20%,所述锥度为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反锥度,反锥度为0<α≤3%,当α=0表示无锥度。
所述锥度包括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反锥度以及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正锥度,并且所述正锥度和反锥度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中间保温层采用热导率为0.03-0.1w/mk(瓦特/米·开)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中间保温层的厚度为3-50mm。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次外层为厚度为3-100mm的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次外层由一块整体金属板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次外层为多块金属板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次外层中具有多个孔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冒口主体由铸钢或铸铁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冒口主体厚度为80-200mm。
本实用新型的在使用之前需加热到120℃以上,加热时间不低于2小时。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锥度为多个不同锥度。
通过高温脱模与冒口设计,提高了冒口的保温效果,减少了冒口比重,使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了5-10%。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楚, 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大型特厚板坯的保温热冒口的剖视图,冒口为正锥度设计;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大型特厚板坯的保温热冒口的剖视图,冒口采用反锥度设计;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大型特厚板坯的保温热冒口的剖视图,冒口采用多锥度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5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薄板端面/侧面磨床
- 下一篇: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