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自保护技术的综合继电保护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318.1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于宝成;李国平;王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意瑞莱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保护 技术 综合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单相继保测试仪,主要应用于变电站配电柜系统,对常规电流、电压、时间、中间、重合闸、差动等电力参数进行测量和校验。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置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是考察自动保护系统的主要标准。目前国内使用的高质量继电保护测试仪器主要依赖进口,更重要的是现有的继电保护测试仪都没有设置可恢复性的自保护功能,导致仪器经常发生故障或被烧坏。因此,本测试仪采用自保护和综合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测试仪的自身保护和功能综合化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自保护技术的综合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升流器、测量互感器、大电流输出模块、调压器、变压器、组合开关、交流电流表、时间表和多个可恢复性自保护电路;外部电源通过第一可恢复性自保护电路给时间表、交流电流表、调压器供电,交流电流表通过导线与升流器和测量互感器连接;在调压器与升流器之间安装有第二可恢复性自保护电路;在调压器与变压器之间安装有第三可恢复性自保护电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恢复性自保护电路包括N型TS-L2断路器,在入线和出线间串联有电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感为10~20圈的导线线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测量互感器为BH-0,66CT型号,交流电流表为HB5740型号,时间表为HB48-II型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组合开关通过导线与调压器、常开和常闭切换挡相连接以控制测量电压、电流、时间之间的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于自保护技术的综合继电保护测试仪还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上安装有弧形手提把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变压器的固定110VAC输出端与上面板的110VAC输出接线柱相连接以直接作为固定的电源输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变电阻器与电压输出控制开关和变压器直流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装置内部设计有可恢复性的自保护电路,能有效防止仪器因长时间运行而发热使仪器损坏,以及电压和电流过大而损坏仪器的后果,起到了可恢复性的自动保护功能,克服了现有保护措施需更换保险的不足。运用综合技术进行仪器一体化设计,集电压源、电流源和多种仪表于一体,结构紧凑,携带方便,能够完成所有电力参数的测量和校准,免去了因设备多,操作复杂和更换保险而带来的麻烦,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电流输出自保护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外部电源插座,2-可恢复自保护电路部分,3-调压器,4-变压器,5-升流器,6-运算、放大、采集和集成电路,7-交流电流表,8-测量互感器,9-下面板,10-电压输出控制开关,11-20~250V DC输出接线柱,12-110VAC输出接线柱,13-组合开关,14-0~350V DC接线柱,15-0~230VAC接线柱,16-大电流输出接线柱,17-STOP测试端,18-MAINS输出端,19-时间表,20-电压输出切换挡,21-可变电阻器,22-常开、常闭切换挡,23-电阻测量接线柱组,24-手提把手,25-上面板,26-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可恢复性自保护技术的继电保护测试仪,以解决现有测试设备无自保护,或使用中需要频繁更换保险措施的技术问题,更方便携带,适合现场工作环境的需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以下三部分电路设计了可恢复的自保护电路:第一,在外部电源与内部仪器、仪表之间;第二,在调压器与升流器之间;第三,在调压器与变压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意瑞莱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意瑞莱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