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腿及其液压系统、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381.5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留杰;任国安;卓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2;F15B13/01;F15B21/04;B60S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液压 系统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腿液压系统,以及设置有该液压系统的支腿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支腿是如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车载泵、背罐车等工程机械上常见的部件。支腿一般包括支腿臂和支撑腿,支腿臂相对于车体沿水平方向摆动或伸缩移动,支撑腿位于支腿臂端部,并可在油缸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伸缩移动。
在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支撑腿的油缸伸出并支撑于地基上,将整机托起,起到稳定整机重心的作用。在工程机械转场作业时,支撑腿的油缸缩回,便于工程机械的行走。
在现有技术的支腿液压系统中,支撑腿的油缸由油泵供油,该油泵由发动机驱动。当在工作过程中,发动机一旦损坏无法驱动油泵的主轴转动时,油泵停止工作,支撑腿也即无法收回,导致发生故障的该工程机械无法移动,必须在现场进行检修。
为了移动故障工程机械,有经验的用户往往将系统的液压油管拆除,使系统卸荷,从而将支撑腿收回。通过拆除油管收回支撑腿,不但造成了液压油的泄漏,而且也耽误了用户宝贵的时间,作业效率低,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腿液压系统,该支腿液压系统可以在发动机故障时及时收回油缸,避免液压油的泄漏,并可以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支腿液压系统,包括主油泵、油箱、支腿油缸、控制支腿油缸伸缩动作的换向阀,所述支腿油缸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换向阀连接于所述主油泵和所述支腿油缸之间,并且还包括手动泵,所述手动泵的进口连接油箱,所述手动泵的出口连接所述有杆腔。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泵的出口到所述有杆腔的油路上设置有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泵的出口到所述有杆腔的油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连接手动泵的出口,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接所述有杆腔。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泵的出口到所述有杆腔的油路上设置有节流塞。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油缸的数量为2个,所述手动泵的出口通过三通分别连接2个所述支腿油缸的有杆腔。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六通阀,可实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在所述第三状态时,主油泵的液压油流向所述油箱。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油缸和所述换向阀之间还连接有双向液压锁。
进一步地,所述主油泵到所述换向阀之间的油路上还设置有滤油器或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设置有前述任一项的支腿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设置有前述的支腿。
本实用新型在支腿的主油路上增加了辅助油路,在主油泵无法向有杆腔供油时可用手动泵使支腿油缸收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拆卸液压管路带来的液压油泄漏,并可以及时收回支腿油缸,提高作业效率,便于转场检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对现有结构改动小、易于实施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腿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油泵-1 油箱-2 支腿油缸-3 换向阀-4 手动泵-5 截止阀-6 双向液压锁-7 滤油器-8 压力表-9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腿液压系统的原理图。该实施例的支腿液压系统至少包括主油泵1、油箱2、支腿油缸3、换向阀4和手动泵5。
支腿油缸3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进油时,支腿油缸3缩回,便于工程机械行走;无杆腔进油时,支腿油缸3伸出,将工程机械整机托起,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支腿油缸3的数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示意性地表示了2个支腿油缸3。该主油泵1由发动机驱动,并从油箱2泵油至支腿油缸3的有杆腔或无杆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可逆过滤器及液压系统
- 下一篇:新型多叶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