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包座砖以及钢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597.1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苏信特钢有限公司;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B22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行业,具体涉及一种钢包座砖以及
包括该钢包座砖的钢包。
背景技术
钢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的钢铁冶金行业大多采用电炉冶炼方式,而目前电炉冶炼设备大部分都是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建厂初期,电炉冶炼生产的钢制品种类较少,这些电炉冶炼设备完全能满足当时的需求。如图1所示,电炉2中熔融的钢液3从电炉2中出钢,形成的钢流先注入到钢包1中暂存,然后再从所述钢包1中流出并浇注到产品模具中形成钢制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企业自身发展生存的需要,钢制品的种类正逐步增多,同时对钢制品的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钢制品由普通碳素钢逐步转型为以轴承钢、曲轴钢、高压管线钢、履带用钢为主导的多元化产品。为提高生产效率,目前钢铁产业常采用的是连续铸钢(简称连铸)生产,即采用钢包连铸自开(即连续铸钢钢液自动开浇)方式,在钢包中填充引流剂来实现钢液自动开浇,将高温钢液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一定尺寸规格铸坯的产品。目前常用的引流剂是引流砂,引流砂具有良好的引流性能,对保证钢包较高的自开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钢制品质量以及确保连铸生产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极大的保证了炼钢精炼工序与连铸工序衔接过程中隔绝氧气生产。
如图2所示,在连铸设备中,钢包1的底部开设有孔,孔内设置有钢包座砖7。如图3所示,钢包座砖7内部形成有容置室,容置室内填充有引流砂8,钢包座砖7下方设有长水口5,钢包座砖7与长水口5之间设置有滑板系统4,所述长水口5通过所述滑板系统4与钢包座砖7连接。在连铸生产中,将滑板系统4移开即可使得钢包底部的孔自动打开,钢包座砖7内的引流砂带动钢液3顺着该孔经过长水口5的管道浇注进中间包6中,从而实现钢包1中的钢液3自动引流而开始连铸生产。如果引流砂8的形状保持较好,则在钢液的压力下,引流砂8不需借助外部设备就能流向长水口5,否则需分离长水口5与滑板系统4,借助外部烧氧设备打通填充在钢包座砖7中的引流砂8,但这样会使钢液3裸露在空气中而导致钢液发生氧化而降低钢液的品质,从而降低钢制品的质量。
目前钢铁产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建厂初期的厂房设计中、部分工艺设备已经固定,因此相应的工艺流程也相应固定,例如:按目前工艺设备的布置,钢液3从电炉2注入钢包1中所形成的冲击区域9(如图4所示)已经固定,该冲击区域在建厂初期对钢制品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不会对后续的工艺流程造成任何影响;但目前,由于需要加入引流砂8(即引流剂)对钢液3的流出进行引导,而引流剂是在钢液从电炉2注入钢包1前就提前按设定形状放置在钢包底部的钢包座砖7内部的,由于在钢液从电炉2注入钢包1的过程中,钢液3在冲击区域9的冲击力也会不可避免地对钢包座砖7内部容置室中的引流剂造成冲击,从而导致引流剂难以保持设定的形状,降低钢液自动开浇率,并进一步导致引流剂的作用失效,这已成为目前影响连铸生产的一个重要瓶颈。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的企业采用外部设备旋转钢包的方式来改变钢液注入钢包时所形成的冲击区域的位置,但是这种方式由于要增加新的设备,使得整个连铸设备的成本大大提高;而且,这种方式也并不能完全消除钢液注入时的横向冲击力对引流剂的形状造成的影响。因此,采用成本较低的方式来保证连铸生产方式中自动引流开浇时引流剂能保持其设定形状,提高钢液自动开浇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小钢液对引流剂的冲击的钢包座砖以及包括该钢包座砖的钢包,从而能够提高连铸自动开浇率。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包座砖,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置引流剂的容置室,所述钢包座砖中还包括有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对所述容置室中容置的引流剂的形状进行保护。
优选的是,所述缓冲单元为挡板,所述容置室位于本体上表面上的开口为上室口,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本体上表面上且不封闭地环绕所述容置室。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上表面的形状为四方形,所述挡板的形状为一字型、L型或门型,且所述一字型、L型或门型挡板的外侧面与所述本体上表面的边沿对齐。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上表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挡板的形状为与所述本体上表面形状相适的弧形,且所述弧形挡板的外侧面与所述本体上表面的边沿对齐。
优选的是,所述挡板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容置室的竖直中心线到所述本体上表面的边沿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苏信特钢有限公司;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苏信特钢有限公司;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