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多效的电视音频播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667.3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6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0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视 音频 播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电视中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多效的电视音频播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的进一步轻薄化发展,扬声器都集成在电视机内部;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声音的要求也在上升,无论外置还是内置扬声器的品质都在提升,而此类较高品质的扬声器仅配合画面进行伴音出声,比较浪费。
目前,为了增加电视的功能,在电视播放广告等期间能播放其他音频文件,在电视中设置了两路功放电路。即除了电视原有的扬声器、伴音通道和处理器的音频播放通道外,再设置另一路音频播放通道。采用现有结构,虽然可单独播放外置的音频文件,但需要单独再设计一条音频播放电路,需要的硬件多(例如,需再设置一个音频发生器和扬声器),成本高。同时,在播放外置音频文件时,电视机必须处于工作状态,这样既浪费了能源,又可能影响用户需求的环境光线,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多效的电视音频播放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多效的电视音频播放结构,包括设于电视机内的处理器,其还包括一个以上扬声器、扬声器控制器、操作装置和扬声器控制器电源,扬声器控制器一端与处理器连接,另一端与扬声器连接,扬声器控制器还分别与操作装置、扬声器控制器电源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一个扬声器控制器,对扬声器进行单独控制。不需再另外设置外置的音箱,可直接采用扬声器控制器控制扬声器直接播放外置的音频文件,需要设置的硬件少,节省成本。同时,扬声器控制器设有专门的扬声器控制器电源进行供电,这样扬声器控制器工作的时候,可关闭处理器等电视的其他部分,使电视处于关闭状态,达到省电的目的。
所述扬声器控制器内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这样在关闭电视,启动音频播放功能时,可利用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收音机信号,进行播放收音机内容。
所述操作装置为设于电视的遥控器上或电视机壳上的控制按钮或液晶操作屏。这样通过控制按钮或液晶操作屏,即可控制开启或停止扬声器控制器工作,还可对外置音频文件播放的其他功能进行操作(例如音频文件快进或快退等)。
所述液晶操作屏的设于遥控器上时,长为2-3cm,宽为1.5-2cm。
所述液晶操作屏的设于电视机壳的后壳上时,长为10-14cm,宽为2-3cm。
所述扬声器为两个,分别设于电视机两侧,从而使电视具有很好的音响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只需在电视内设置扬声器控制器,即可控制扬声器播放外置的音频文件,需设置的硬件少,成本低。同时,在播放外置的音频文件时,电视中的其他部件(例如显示屏幕、背光模块、摄像头等)可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且播放音频的 时候不会影响环境光线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视音频播放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视音频播放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电视机内的处理器1,其还包括一个以上扬声器2、扬声器控制器3、操作装置4和扬声器控制器电源5,扬声器控制器3一端与处理器1连接,另一端与扬声器2连接,扬声器控制器3还分别与操作装置4、扬声器控制器电源5连接。
所述扬声器控制器3内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31,这样在关闭电视,启动音频播放功能时,可利用无线信号接收器31接收收音机信号,进行播放收音机内容。
所述操作装置4为设于电视的遥控器上或电视机壳上的控制按钮41或液晶操作屏42。这样通过控制按钮41或液晶操作屏42,即可控制开启或停止扬声器控制器3工作,还可对外置音频文件播放的其他功能进行操作(例如音频文件快进或快退等)。
所述液晶操作屏42的设于遥控器上时,长为2-3cm,宽为1.5-2cm。
所述液晶操作屏42的设于电视机壳的后壳上时,长为10-14cm,宽为2-3cm。
所述扬声器2为两个,分别设于电视机两侧,从而使电视具有很好的音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称夹紧装置
- 下一篇:环形工件耐磨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