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9035.9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雪 |
主分类号: | A61M5/165 | 分类号: | A61M5/165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血液处理设备领域,尤其与一种血液过滤器有关。
背景技术
从献血者采集的全血通常被分离为红血球制剂、血小板制剂等血液成分制剂并储存之后进行输血。另外,由于包含在这些血液制剂中的白血球容易使受血者产生不良反应等副作用的原因,因此,通常需要在输血前去除血液中的白血球,或者在采血后先去除白血球再进行保存等需要时再进行用于输血。目前,医院一般采用血液处理器为白血球过滤器,用于去除血液中的白血球,再将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现有常用的白血球过滤器是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结合而成的圆盘状结构,内部设置用于滤除白血球的过滤层,血液流经该过滤器后,将血液中的白血球减除再将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但是现有的白血球过滤器的结构组装麻烦,生产成本较高,使用后回收销毁复杂,而且白血球过滤器在经高温蒸汽杀菌时容易发生变形,导致产品漏气而报废。而且,在上述收集的血液制剂中还可能存在一些微小杂质,如微小凝聚物或脂肪球颗粒,这些微小杂质也有可能会成为受血者产生副作用的原因,在使用白血球去除过滤器的过程中,这些微小杂质很容易造成白血球过滤器的过滤层膜孔阻塞,不但增加白血球过滤器的损耗,缩短其使用寿命,而且在输血过程中更换白血球过滤器,也容易造成其他的感染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血液处理器过滤效果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高温灭菌易变形的缺陷,提供一种过滤效果较佳、成本较低、组装迅速、高温蒸汽灭菌不易变形及使用寿命较长的血液过滤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白血球过滤装置和预过滤装置,白血球过滤装置包括前壳体、后壳体、过滤层、导出血管和导入血管,所述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密切配合形成容腔,所述过滤层夹设固定于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容腔内,所述前壳体、过滤层和后壳体的边缘通过高周波完全融合固定,所述的过滤层分别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配合形成导入血槽和导出血槽,导入血槽与所述的导入血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的导出血槽与导出血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的导入血管的前端部且导入血槽的内侧设置有逆止片,起到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所述的逆止片的前端周缘与前壳体呈黏合固定连接,逆止片末端为一开口,所述的开口与壳体的内侧缘呈平整贴覆连接,且导入血管的管口位于前壳体及逆止片之间;所述的预过滤装置安装于导入血管上,用于过滤血液中的微小杂质而白血球可以通过所述预过滤装置,防止这些微小杂质阻塞白血球过滤装置的过滤层而影响该血液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当含有白血球和微小杂质的血液经过导入血管的预过滤装置,将血液中的微小杂质过滤去除,将含有白血球的血液通过导入血管导流至导入血槽中时,其血液则会经由过滤层滤过进入导出血槽内,此时白血球即被过滤层所阻绝无法穿过而进入导出血槽内,最后进入导出血槽之不含白血球的血液即可经导出血管导出被输送至受血者体内。在导入血管之前缘导入血槽之内缘加设逆止片,当血液由导入血管导入时其血液即会自然推开逆止片末端之开口而进入于导入血槽内,反之当导入血槽及导出血槽内之压力过大或存液过多时,逆止片开口不但不会被打开反而会更紧密与前壳体贴覆在一起,起到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高周波的形式将前壳体、过滤层和后壳体的边缘完全融合固定,使过滤层的周缘与壳体边缘紧密的固定结合,提高了血液过滤效果,同时使组装方便,生产成本较低,且本实用新型经高温蒸汽灭菌不容易变形而产生漏气的情形;通过设置逆止片结构,可避免血液因压力、过滤血液量过大而产生回流的情况;通过设置预过滤装置去除血液中的微小杂质,防止微小杂质阻塞过滤层,延长了血液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白血球过滤器工作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白血球过滤器防止血液回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雪,未经杨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9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血管介入导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新型小儿输液治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