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215.9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周合宽;高渐斌;干英辉;赵国清;黄建钊;赵国强;刘运霞;龚晓丽;赵智慧;靳雪梅;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4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束锚具 安装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锚具,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装置。根据使用形式锚具可分为两类:(a)张拉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可以张拉的锚具;(b)固定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通常埋入混凝土中且不用以张拉的锚具。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市立交、城市轻轨、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大坝、隧道矿顶锚顶、预应力网架、更换桥梁支座、桥梁及建筑物加固、先张梁场施工、体外预应力工程、斜拉索、悬索等领域。
目前,在张拉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前,需安装张拉锚具。但由于锚具很重,最大重量约23kg左右, 传统方法是工人用手托抱住锚具后将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具上的孔眼逐一对应安装,工作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操作起来很难,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知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该装置降低了施工现场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操作安全简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兜底、兜底两侧分别固定的兜带及兜带两端相互固定机构,所述的兜底及兜带均为弹性体,或为半刚性体;兜底的宽度大于兜带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兜底的宽度与锚具的厚度相匹配,兜带的宽度与兜底宽度的比例为0.3~0.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机构为皮带活扣连接或针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半刚性体是指用小于Φ10的钢筋条制成环形圈兜,该环形圈的兜底部分宽度大于其它部分,兜底两边用铁丝绕成的网格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由于其兜带长短可以调节,安装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由于其兜底设置有防滑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锚具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是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3是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所示的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弹性体的兜底1、兜底1两侧分别固定的弹性体兜带2及兜带2两端相互针扣连接3,弹性体兜底1及弹性体兜带2的两侧设有金属丝,兜带2的宽度与兜底1的宽度的比例为0.3。
实施例2:
参见附图2,所示的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半钢性体的兜底1、兜底1两侧分别固定的半钢性体兜带2及兜带2两端相互皮带活扣连接3,半刚性体是指用小于Φ10的钢筋条制成环形圈兜,该环形圈的兜底部分宽度大于其它部分,兜底两边用铁丝绕成的网格固定,兜带2的宽度与兜底1的宽度的比例为0.3。
实施例3:
参见附图3,所示的预应力束锚具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半钢性体的兜底1、兜底1两侧分别固定的半钢性体兜带2及兜带2两端相互皮带活扣连接3,兜底1设有金属丝菱形网格结构,兜带2的宽度与兜底1的宽度的比例为0.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兜带的宽度与兜底宽度的比例为0.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兜带的宽度与兜底宽度的比例为0.7。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