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629.1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孝局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苏合建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固定 平台 搬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运载工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特别适用于公路、铁路桥梁预制构件的运输。
背景技术
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因桥梁的产生及设计不可能在一个位置,同时也不能每座桥设置一个预制板制造场所,因此在桥梁上部安装时,必然存在预制场到所建桥梁之间的预制构件的运输问题,并且在喂梁的过程中,因桥梁的建设中总会有拐弯的存在,即在运梁及喂梁时,需要运梁车能沿不同方向偏转,而对于现有大多数的运梁车来说,都很难实现操作简便且偏转自如,并且,现有的运梁车在喂梁过程中,需要运梁车不断地前进或后退行驶,这就造就单座驾驶员一会儿驾驶前进,一会儿作后退倒车驾驶工作,给喂梁驾驶工作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极为方便、灵活的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要包括主车和副车,主车和副车空载时,该主车和副车通过连接梁连接组成前后一个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头部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功能完全相同的驾驶平台,并定义为左驾驶平台及右驾驶平台,该左驾驶平台及右驾驶平台以相互错位对称的方式分布;所述左驾驶平台及右驾驶平台上均设有完全相同的数字显示仪表,该数字显示仪表能够反映搬运车系统运转参数。
所述左驾驶平台与右驾驶平台之间还设有主变速箱及换位器,换位器可以使得左驾驶平台与右驾驶平台的两个操作系统相互转换且相互之间不生产任何影响,从而达到互锁作用。
主车内还设有副变速箱及发动机。
所述主变速箱、副变速箱及发动机组成为主车驱动装置,主变速箱直接与发动机相连,并输出到副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车车头内安装左、右驾驶平台,其左、右操作的系统完全相同,左驾驶平台操作使主车朝车前面方向行驶,右驾驶平台操作使主车朝车后面方向行驶;该左、右驾驶平台操作有效避免了运梁车驾驶员不会因倒车只看后面而误操作产生安全影响;同时主车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即采用双变速箱以及轮边减速大大减速增扭,提升扭曲力及运梁车在上坡时动力大大提升,提高了运梁的安全性能,可承载160吨位左右,并达到5%的爬坡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下列为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左驾驶平台、2发动机、3右驾驶平台、4主变速箱、5副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要包括主车和副车,主车和副车空载时,该主车和副车通过连接梁连接组成前后一个车组,所述主车头部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功能完全相同的驾驶平台,并定义为左驾驶平台1及右驾驶平台3,该左驾驶平台1及右驾驶平台3以相互错位对称的方式分布;所述左驾驶平台1及右驾驶平台3上均设有完全相同的数字显示仪表(图中未示出),该数字显示仪表能够反映搬运车系统运转参数。
所述左驾驶平台1与右驾驶平台3之间还设有主变速箱4及换位器(图中未示出),换位器可以使得左驾驶平台与右驾驶平台两个操作系统相互转换,达到互锁作用。
主车内还设有副变速箱5及发动机2。
所述主变速箱4、副变速箱5及发动机2组成为主车驱动装置,主变速箱4直接与发动机2相连,并输出到副变速箱5。
本实用新型运梁车的主车是由发动机2驱动行驶,副车受向前的摩擦力被动行驶。
本实用新型主车在搬运桥梁过程中,可操作左驾驶平台1使主车按车前进方向正常行驶,当搬动车需要倒车时,驾驶员可以向右拨动换位器,使整个操作系统的一切油路全部通往右边的右驾驶平台3的操作台,即时,左驾驶平台1停止工作,右驾驶平台3起作用;同时,当桥梁运至架桥桥的下方时,架桥机把桥梁提走架设完毕后,通过换位器的作用,左驾驶平台1与右驾驶平台3的操作可以互换,完全不需要倒车的工作,直接将车向前开出来,省去了倒车向后看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苏合建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苏合建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数控双头三维曲线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