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730.7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薛倩;任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田夏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b 专用 id 大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
背景技术
在PCB的加工过程中,PCB的定位孔或者安装固定孔使用专用的如图1所示的ID型大头钻(也称为反台阶钻)进行加工,但ID型大头钻的加工外径一般在6.5mm以下。
如图2a及2b所示,当需要加工的孔径大于6.5mm时,则需要使用较小外径的ID型钻头采用包络式的钻孔方式,包络出大于ID型钻头外径的孔。但一个外径大于6.5mm的孔,需要钻几个甚至几十个孔,才可以包络出所需要的大孔径轮廓;并且单孔加工由多孔重叠加工实现,其工序步骤将成倍,无论其工序过程还是编程步骤都更加繁琐;另外,由若干个小孔包络出的大孔径,轮廓上总会存在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残余量,残余量体积随包络小孔数的增加而减少,但总是存在,且加工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为此方式不可避免的加工缺陷,使得轮廓形状精度存在较大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孔效率高、精度好且结构强度较好的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包括钻身以及与所述钻身连接的柄径,所述钻身的外径与所述PCB的定位孔或者安装固定孔内径相等;所述柄径包括:标准段以及设置在标准段前端与所述钻身直接连接的过渡结构。
优选的,所述过渡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标准段前端的至少一段直径大于所述标准段直径的过渡段,由柄径的前端向尾端的方向,每一段过渡段的直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之间的直径差为0.5~5.0mm。降低过渡段之间的剪切力,提高过渡结构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与所述标准段的连接处设置有锥面过渡部,所述过渡段与标准段之间通过锥面进行过渡。利用锥面使得过渡段与标准段之间实现结构过渡,避免直接发送过渡的结构突变,从而可以减小剪切力,增加柄径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与过渡段之间设置有锥面过渡部,所述过渡段与过渡段之间通过锥面进行过渡。
优选的,所述锥面的锥度为10~60°。选择合适的锥面锥度以使得结构变化后能够保持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标准段的前段仅设置一段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与所述标准段之间设置有锥面过渡部,所述过渡段与所述标准段之间通过锥面进行过渡。PCB加工的钻头一般直径较小,仅设置一段过渡段以及锥面过渡部比较容易加工。
优选的,所述ID型超大头钻的钻身外径与其直接连接的过渡段的直径的差为0.5~7.5mm。选择合适的钻身与柄径过渡结构之间的突变范围,从而保证钻身与柄径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降低该处的剪切力。
优选的,所述ID型超大头钻的钻身外径大于6.5mm。
一种制造如上述任一所述的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的方法,包括步骤:S1、处理毛坯,制作钻身以及柄径,所述柄径包括过渡结构以及标准段;S2、在钻身上开槽、磨尖。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一次性加工PCB的定位孔或者安装固定孔,提出了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其钻身的外径与定位孔或者安装固定孔的大小相等;由于使用了与PCB的定位孔或者安装固定孔相等直径的钻身,在加工PCB的定位孔或者安装固定孔时不需要采用包络的方式加工,只需要一次钻孔即可完成定位孔或者安装固定孔的加工,其相对于包络的方式,效率更高,其加工的方式也不会出现包络式加工产生的残余量,因而其加工的精度也更高。同时,为了使得所述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适用于PCB加工的专用机床(PCB加工专业机床所用的刀具直径较小,相应的柄径也很小),其柄径的直径大小不做改变,但在柄径与钻身的连接处设置了过渡结构,利用过渡结构减小钻身到柄径的结构突变,这样可以减小钻身与柄径的连接处及其附近的剪切力,在钻头在工作时可减少断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PCB专用ID型大头钻,
图2是现有技术中使用PCB专用ID型大头钻加工固定孔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的加工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PCB专用ID型超大头钻的结构图。
其中:100、钻身,200、柄径,210、标准段,220、过渡结构,221、过渡段,222、锥面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