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转子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820.6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锦辉 |
主分类号: | H02K15/09 | 分类号: | H02K1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46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转子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转子绕线机,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全自动转子绕线机需要人工断线头、线尾,且因使用护模工具,飞叉传动结构比较复杂,负载也重,只能使用中惯量伺服系统驱动,额定转速在2000转/分钟之内;传统全自动转子绕线机在每次转子换槽及挂钩时,都必须将绕线模后退一定距离,放松抱紧的转子,且在挂钩时还必须合上挂钩护套,挂完钩后,挂钩护套必须退出才能转子移位绕线,总之,传统全自动转子绕线的结构仍存在各种缺陷或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转子绕线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转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主轴箱,所述主轴箱通过主轴连接飞叉和绕线模,所述机架上设有夹线前后汽缸、夹线左右摆汽缸、夹线上下汽缸、夹线汽缸和切线机构,夹线前后汽缸连接夹线左右摆汽缸和夹线上下汽缸,夹线左右摆汽缸和夹线上下汽缸连接夹线汽缸,夹线汽缸连接夹线工装,所述切线机构由外而内依次包括推线管、钩线管、切线管和夹头。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启动→左右绕线模合模→推线管动作→夹线前后汽缸动作→夹线上下汽缸动作→飞叉正向旋转摆角→夹线左右摆汽缸动作,加大钩线角度→推线管复位→转子旋转角度,进入钩线角→飞叉反向旋转摆角,将线带入钩线管钩线槽内→转子正向旋转一个钩槽位→推线管动作,将线推出钩线管→转子反向旋转进入绕线角→推线管复位→夹线左右摆汽缸复位→飞叉正向旋转绕线→第一组圈数剩余约半圈时,飞叉停止↓→转子正向旋转至第一钩线角→夹线上下汽缸复位,将线头拉断(适用细线型)→夹线前后汽缸复位→A或转子正向旋转,将第一钩线钩旋转至0点位→钩线管动作后退,露出切线管的切线刀口→夹线前后汽缸复位,将线头在切线刀口位切断(适用粗线型)→夹线上下汽缸复位→A
A:转子反向旋转至第一绕线角→飞叉正向旋转绕完剩余圈数→其余动作与普通机型动作一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生产效率高,工装模具简单,调试快捷,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待机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限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全自动转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主轴箱2,所述主轴箱2通过主轴3连接飞叉4和绕线模5,所述机架1上设有夹线前后汽缸6、夹线左右摆汽缸7、夹线上下汽缸8、夹线汽缸9和切线机构10,夹线前后汽缸6连接夹线左右摆汽缸7和夹线上下汽缸8,夹线左右摆汽缸7和夹线上下汽缸8连接夹线汽缸9,夹线汽缸9连接夹线工装11,所述切线机构10由外而内依次包括推线管101、钩线管102、切线管103和夹头104。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锦辉,未经张锦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玻璃防火隔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杀虫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