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标本留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113.9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楠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标本 留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血液标本留样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一般需要操作者一手持用于血液标本留样的血液真空管,然后另一手将采血针中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注射到血液真空管中。这样当医务人员操作不当,将采血针插入持血液真空管的手中,会对操作者自身的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采集艾滋病人的血液时,这样的误操作将影响医务人员的生命;同时传统的方式中采血和留样完全分离,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因人为因素造成留取的血液标本与被抽血者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的血液标本留样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血液标本留样器,包括外壳以及插设于外壳中的留样架,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结构,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用于留样架插入的插入口,外壳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贯穿孔,外壳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有一底座;所述留样架包括管架和与管架固定连接的握持部,该管架为一中空无底的长方体结构,且管架的高度低于外壳的高度,其顶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的、并贯穿顶面的管孔,其内部设置有多个与各个管孔相对应的管套。
所述底座内部设置一与所述管架相匹配的导入槽,该导入槽可引导留样架插入所述外壳中;作为优选,所述导入槽从插入口处突出,这样当留样架插入时只需将管架放于导入槽的突出部,然后通过握持部将留样架推入即可。
所述留样架可通过多种方式从所述外壳中取出,其中一种优选方式为:在所述外壳与插入口相对的侧面上设置一窗口,通过该窗口可方便地将留样架从外壳中推出。
另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贯穿孔中与插入口相邻的贯穿孔与所述插入口贯穿连通,这样通过该贯穿孔作用于所述握持部即可将所述留样架拉出。
所述握持部设于管架的一侧,且与所述插入口边缘贴合,这样可使所述留样架与所述外壳贴合连接,使所述留样架形成平整的结构,不仅可方便包装、运输,也可保护血 液样品的安全;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管架为一体件,这样不仅方便加工制作,也可使所述留样架结构稳固。
为避免血液标本在运输途中剧烈颠簸、摇晃,影响标本品质,在所述管套的内壁设置稳固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所述外壳顶面和所述管架顶面分别设置一一对应的贯穿孔和管孔,同时在管架内部设置与管孔相对应的管套,这样在留样时只需将干净的血液真空管分别置于管套内,然后依次通过贯穿孔和管孔将血液标本注入即可,该留样器可避免操作者的手部与血液标本的直接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操作者的手部被采血针扎到的风险,保护了操作者的安全,该留样器操作简单,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液标本留样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闭合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液标本留样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分离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液标本留样器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分离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液标本留样器的仰视图(分离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楠,未经孙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装配的转移工件
- 下一篇:带内九角形孔的单面凿刀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