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降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552.X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8 | 分类号: | B60R2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块的安全带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NVH成为近年来汽车行业尤其关注的方面,随着发动机噪声,路面噪声、底盘以及机械噪声的降低,乘员舱内零部件的噪声就凸显出来了,从路面经过悬架减振后传递到乘员舱内的振动,加上发动机、底盘传递来的振动叠加起来是一组非常复杂的振动频谱图,车内零部件固有频率一旦和某一工况下的频率重合或者是在同一个频率段上,就会导致车内的零部件与车身共振,造成噪声和零部件晃动量大,极大地影响车内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目前轿车领域,后排安全带绝大部分都是布置在后排衣帽架的车身钣金件上,非常接近后排乘客的耳朵,其振动噪声可能严重地影响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导致整车NVH评价大打折扣。共振是噪声的主要来源,想从安全带本身结构去避免此类问题,涉及到的费用相当之高,且极有可能花非常大的精力却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一般认为,为安全带包裹吸音棉,就能够显著降噪,但实验证明,该方法的降噪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简单的结构和较低的成本来降低安全带由于共振产生的噪声,改善NVH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带降噪结构,包括:
车身钣金件;
安全带卷收器;
卷收器安装支架;
减振块;
所述安全带卷收器通过所述卷收器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车身钣金件上,所述减振块安装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与所述车身钣金件之间,并且所述车身钣金件与所述安全带卷收器之间的间隙距离小于所述减振块的厚度以使所述减振块被预压紧。
可选择地,由EVA发泡材料制造,所述减振块的预压紧厚度为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减振块能够采用EVA发泡材料等制造,容易获得,价格低,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并且由于减振块被预压紧,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降低车身钣金件向安全带主要重量部件——安全带卷收器传递振动,从而避免引起共振。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图;
图3是减振块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标记:1-螺栓、2-安全带卷收器、3-减振块、4-车身钣金件、5-卷收器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现有技术条件下,后排安全带卷收器2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卷收器安装支架5安装到后排衣帽架处的车身钣金件4上,用螺栓1拧紧。安装完成后,安全带卷收器2与车身钣金件4之间存在距离为L的间隙。安全带卷收器2是安全带系统中重量最大的部件,也是主要的噪声源。采用如图1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安装结构,某车型在不同路面情况、不同车速条件下对安全带噪声的主观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见,车辆在石块路条件下以35Km/h的速度行驶时,由于共振而使安全带有明显异响,乘客感受到的噪声较大,因此选取相同的石块路条件进行不同方法的降噪效果分析。
一般会认为,采用为安全带包裹吸音棉或者采用结构较好的安全带就会降低共振产生的噪声,因此,继续采用相同的试验车辆、在相同的石块路况条件下,采取包裹吸音棉、采用符合德国大众标准的进口车单件噪声较低的安全带两种不同降噪措施后,分贝仪所测得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中能够看出,包裹吸音棉对共振产生的噪声并无多大改善效果,而采用结构较好的安全带也不会产生积极效果。
结合图2、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与图1不同的是,在车身钣金件4与安全带卷收器2之间的间隙中,存在由EVA发泡材料等制造的减振块3。减震块3上涂有胶水,或者贴有胶带,黏贴在车身钣金件4与安全带卷收器2之间,或者,减震块3能够通过螺钉、铆钉等方式安装在车身钣金件4与安全带卷收器2之间。在选择减振块3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间隙距离L小于减振块3的厚度T。安装完成后,车身钣金件4与安全带卷收器2将减振块3预压紧,使减振块3产生ΔT的形变。以EVA发泡材料制造的减振块3为例,当ΔT=8mm时,在与表2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经主观评价检验,乘客已经听不到安全带噪声,分贝仪的检测值也很低,起到了理想的降噪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牌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中网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