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抱死刹车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651.8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5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 |
主分类号: | F16D65/04 | 分类号: | F16D65/04;B60T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抱死 刹车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片,尤其是能通过在刹车片上设置自动开合装置,从而防止刹车片抱死车轮的防抱死刹车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刹车片上没有设置防抱死装置,因此在刹车时会因为刹车片抱死车轮而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刹车片上没有设置防抱死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抱死刹车片,该防抱死刹车片能通过在刹车片上设置自动开合装置,从而防止刹车片抱死车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支承板、摩擦片、偏心轮、转轴、螺孔、刹车杆和联结板。刹车片由底座、支承板、摩擦片、偏心轮、转轴和螺孔构成,底座为矩形板结构,在底座的左右板面上均连接有摩擦片,在两块摩擦片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上下两片垂直于底座的支承板,偏心轮通过转轴连接在上下支承板之间,在底座的左右板面上分别开设有左右螺孔。两根刹车杆分别设置在车轮的两侧,在刹车杆上对应于车轮轮辋的位置设置有联结板,在联结板上开设有与刹车片底座上的螺孔相对应的联结孔,两个刹车片分别连接在两根刹车杆的联结板上。使用时,通过刹车手柄和拉线驱动两根刹车杆,刹车杆将驱使刹车片挤压在车轮的轮辋上,当偏心轮的长轴端与车轮的轮辋接触时,刹车片上的摩擦片与车轮的轮辋分离,当偏心轮的短轴端与车轮的轮辋接触时,刹车片上的摩擦片与车轮的轮辋重合,随着偏心轮在轮辋上的转动,刹车片上的摩擦片即可在车轮的轮辋上不断的自动开合,并因此防止刹车片抱死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刹车片上设置自动开合装置,从而防止刹车片抱死车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4的实施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7是图6的C-C剖面放大图。
图8是图7的实施例图。
图9是图8的实施例图。
图中:1.底座。2.支承板。3.摩擦片。4.偏心轮。5.转轴。6.螺孔。7.刹车杆。8.联结板。9.车轮。10.刹车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刹车片10由底座1、支承板2、摩擦片3、偏心轮4、转轴5和螺孔6构成,底座1为矩形板结构,在底座1的左右板面上均连接有摩擦片3,在两块摩擦片3之间的底座1上设置有上下两片垂直于底座1的支承板2,偏心轮4通过转轴5连接在上下支承板2之间,在底座1的左右板面上分别开设有左右螺孔6。两根刹车杆7分别设置在车轮9的两侧,在刹车杆7上对应于车轮9轮辋的位置设置有联结板8,在联结板8上开设有与刹车片10底座1上的螺孔6相对应的联结孔,两个刹车片10分别连接在两根刹车杆7的联结板8上。
在图6、图7、图8、图9中,通过刹车手柄和拉线驱动两根刹车杆7,刹车杆7将驱使刹车片10挤压在车轮9的轮辋上,当偏心轮4的长轴端与车轮9的轮辋接触时,刹车片10上的摩擦片3与车轮9的轮辋分离,当偏心轮4的短轴端与车轮9的轮辋接触时,刹车片10上的摩擦片3与车轮9的轮辋重合,随着偏心轮4在轮辋上的转动,刹车片10上的摩擦片3即可在车轮9的轮辋上不断的自动开合,并因此防止刹车片10抱死车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未经张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电磁制动器
- 下一篇:楔块式半自动智能节油离合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