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银行卡、自动柜员机及防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293.2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7F19/00;G07F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靳春鹰;刘云贵 |
地址: | 063009 河北省唐山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银行卡 自动柜员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银行卡、自动柜员机及防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防止银行卡被盗用,一般都会由持卡人事先在银行卡的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使用银行卡进行交易时,由银行卡的使用者进行签名,如果收银人员发现使用者的签名与银行卡背面的签名差异较大,则可以推定该使用者为非法使用者,由此达到银行卡的防伪目的。
上述的持卡人是指在银行填写个人信息并通过合法途径拥有该银行卡的人,上述的使用者仅仅是指使用该银行卡进行消费的人。当上述的使用者与持卡人不是同一人的时候,则很可能表明该银行卡已被盗用。
但是,采用上述方式实现银行卡的防伪时,由于持卡人的签名信息暴露在银行卡的背面,导致非法使用者可以事先看到该签名并对其进行模仿,由此导致防伪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银行卡、自动柜员机及防伪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持卡人签名信息容易被模仿从而导致防伪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一种防伪银行卡,包括:预存有持卡人签名信息的存储芯片。
可选地,所述持卡人签名信息为文字和/或图案。
可选地,所述存储芯片为磁条或IC芯片。
可选地,所述防伪银行卡包括:储蓄卡和信用卡。
一种用于上述防伪银行卡的自动柜员机,包括:读取防伪银行卡中的持卡人签名信息的读取装置;与所述读取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的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显示所述持卡人签名信息的显示装置。
一种防伪系统,包括:上述的防伪银行卡,以及上述的自动柜员机。
可选地,该防伪系统还包括:预存有持卡人签名信息的银行后台服务器,则所述自动柜员机的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从所述银行后台服务器获取所述持卡人签名信息的收发器;将所述收发器获取的持卡人签名信息与所述读卡装置读取的持卡人签名信息进行匹配比较的比较器。
可选地,所述自动柜员机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的报警器。
可选地,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与所述银行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伪银行卡、自动柜员机及防伪系统中,将持卡人签名信息存储在银行卡内部的存储芯片内,非法使用者从外部无法看到该签名信息,因此也无从模仿,从而提高了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柜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防伪系统的一种改进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银行卡、自动柜员机及防伪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持卡人签名信息容易被模仿从而导致防伪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防伪银行卡1包括:预存有持卡人签名信息的存储芯片11。该持卡人签名信息一般是在持卡人第一次办理该银行卡的时候在银行柜台录入的,或者也可以是在办理银行卡之后,由持卡人去银行柜台补录的。除了在银行柜台录入该签名信息之外,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合法途径录入该签名信息,例如,可以通过访问银行的官方网站并输入密码然后录入该签名信息等。
其中,持卡人签名信息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案,或者还可以是文字和图案的结合。当持卡人签名信息是文字时,该文字可以是持卡人的全名,或仅仅是持卡人的姓氏或名字,以增加非法使用者仿造的难度。另外,该签名信息还可以是与持卡人的名字或爱好有关的图案。总之,该持卡人签名信息是由持卡人预先录入的,只要能够识别出该持卡人即可。录入之后,持卡人需要记住该签名信息,以便于使用。
上述的银行卡中的存储芯片11可以是磁条或IC芯片,也可以是其他具备存储功能的芯片。而且,上述的银行卡可以包括储蓄卡、信用卡等多种类型的卡片。
通过上述的防伪银行卡,可以防止非法使用者预先看到签名信息并对其进行模仿,从而提高了防伪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社区保安巡逻管理系统
- 下一篇:防水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