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火弹系统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638.4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李世中;赵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7/11 | 分类号: | A62C37/11;A62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系统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对火灾现场进行灭火的灭火弹系统控制装置。
灭火弹是一种新型的灭火工具,具体是指将灭火剂(包括沙石灭火剂和干粉灭火剂)装入各类灭火弹的战斗部,利用灭火弹将灭火剂抛撒到火场区域中,从而实现灭火。而有一些灭火弹所采用的灭火剂并不直接作用于火焰本身,而是通过灭火剂爆炸产生的局部缺氧来实现灭火。这两种灭火弹在大型火灾现场均有着良好的不可替代的灭火功效,特别是运用在人烟稀少、场地开阔的火灾现场进行远距离灭火,如森林火灾、化工厂和油库火灾等。在此类火场中,火势一般都极其猛烈,人员无法接近,超出消防员使用的消防水枪的射程范围,因而灭火弹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灭火弹在触发方式上的选择上,一直局限于两种方式,一种为主动式,一种为被动式。主动式灭火弹的触发方式采用延时触发的原理,在弹体发射后,将引信的保险装置解除,控制系统装置开始计时,计时时间长度一般在设计时就会相应确定,灭火弹在计时结束后输出信号,抛撒灭火剂。由武汉绿色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灭火弹,就属于这种触发方式,该灭火弹采用手掷的方式,在投掷前拉开拉索,延时7秒后即会抛撒灭火剂,在此之前由消防人员投掷到火场中去,从而实现灭火;被动式灭火弹的触发方式采用普通灭火弹的撞击触发原理,在灭火弹达到落点后,与火场物体碰撞触发而抛撒灭火剂,从而达到灭火效果。
采用延时方式触发的主动式灭火弹,如果使用距离有所改变,相应的触发时间不能灵活地随之改变,会给灭火弹的灭火效果带来影响,提前或者滞后于最佳的灭火剂抛撒区域时,灭火效果就会相应地大打折扣。采用手投方式时,投掷距离很有限,对于距离较远的火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被动式触发的灭火弹通过爆炸时抛撒灭火剂达到灭火效果,灭火弹要在落地后才能爆炸,这样灭火剂抛撒所覆盖的区域不可避免地要受限于地形和爆炸环境,故而只能作用于极其有限的一片范围,灭火剂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灭火弹的触发方式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火弹系统控制装置,实现了灭火弹触发方式的自动化控制,使得灭火弹可以灵活地在火场中最为合适的位置爆炸,从而使灭火剂发挥最大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火弹系统控制装置,包括主壳体,其特征在于:主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主壳体内腔中设置键槽,键槽上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池,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与电路板连接;主壳体前端装有盖帽,后端装有封帽。
所述红外传感器有三个,沿着主壳体前端面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所述温度传感器有三个,沿着主壳体前端面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所述温度传感器有三个,沿着主壳体前端面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交叉进行排列。
所述烟雾传感器为电化学烟雾传感器。
所述主壳体侧面有开孔,里面装有用作电源开关的插针。
所述电路板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电路,第一部分为传感器模块电路,由温度传感器模块电路、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和红外传感器模块电路组成;第二部分为模块逻辑关系处理电路,主要由与非门组成;传感器模块电路对环境进行感知,得到的输出信号由模块逻辑关系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所述电池为锂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本实用新型装于灭火弹上使用,通过发射器发射到火场上空,可以实现远距离灭火;
其次,本实用新型内置的传感器对红外辐射、温度和烟雾浓度具有检测功能,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是否已经到达火场上空,灵敏度较高,故而不会抢先或滞后触发,并可根据火场的情况自主设置灭火剂抛撒的高度,以达到最佳灭火效果;
最后,本实用新型在落地后,配置在前端的传感器均已损坏,不会再起作用,安全性能较好。
最后,本实用新型在落地后,配置在前端的传感器均已损坏,不会再起作用,安全性能较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组成示意图。
图中:1、主壳体,2、盖帽,3、封帽,4、红外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烟雾传感器,7、键槽,8、电路板,9、电池,10、插针。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板机码料装置
- 下一篇: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