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996.5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5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华;赵杰;崔崇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2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室 灯光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属于自动化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据2004年国家建设部统计,我国照明耗电大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0%~12%。对一些照明时间较长、照明场所较多的机构,如高等院校,据测算,其照明耗电占本单位所以耗电的40%左右。然而,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室灯光管理绝大多数依赖人工,由于同学们的自觉意识薄弱,在光线充足时任然开灯,离开教室后,没有养成熄灯的习惯,常常出现教室无人时开灯,导致光线充足时也开灯的“长明灯”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和经济损失。
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主要是有照明配电箱通过手动开关实现控制照明灯具的通断,或者在照明回路中串入接触器,实现远距离控制,在灯具的开关控制上采用手动开关,所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动性。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某一区域的功能、每天不同的时间、室内光亮度或该区域的用途自动控制照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依赖人工控制的教室灯光管理中的电能浪费问题。
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它包括时钟模块、单片机系统电路、执行电路和开关,所述的时钟模块的时钟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系统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单片机系统电路的灯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执行电路的灯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执行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开关的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系统电路包括单片机AT89C52、+5v电源、晶振、第四按键、电阻R1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所述的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P1.6与时钟模块的时钟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RESET与第四按键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按键的另一端同时与+5v电源和电容C17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XTAL2同时与晶振的一端和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晶振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16的一端、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XTAL1和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GND连接,所述的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电容C16的另一端同时接地,所述的+5v电源与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Vcc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P1.2是单片机系统电路的灯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
所述的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P1.6是单片机系统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执行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12V电源、三极管、二极管,电阻R16、电阻R17和电阻R18,所述的电阻R16的一端与单片机系统电路的灯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阻R16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光电耦合器输出端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12V地,光电耦合器输出端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同与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阻R17的另一端同时与二极管的阳极和+12V电源连接,所述的电阻R1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二极管的阴极和开关的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12V地,
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是执行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
所述的开关采用继电器实现,所述的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与+12V电源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与执行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开关采用继电器实现,继电器的开关作为执行部件串联在被控灯的供电回路中,用于实现对灯的供电电源的控制。
所述的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它还包括光照检测电路,所述的光照检测电路的光强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AT89C52的端口P1.0连接。
所述的光照检测电路包括芯片TSL230、芯片74HC14、+5v电源、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阻R1,所述的芯片TSL230的端口S0和端口S1连接+5v电源,所述的芯片TSL230的端口端口GND、端口S2和端口S3接地,
所述的芯片TSL230的端口VCC同时与+5v电源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TSL230的端口OUT和芯片74HC14的端口A1连接,
所述的芯片74HC14的端口Y1同时与电阻R1的一端和单片机系统电路的光强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74HC14的端口A2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芯片74HC14的端口GND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学院,未经黑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采集系统和方法、人机交互系统和方法及一种鞋
- 下一篇:振动平板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