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3814.6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连;李宝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火炬开发区隆集电子元件厂 |
主分类号: | H05B1/02 | 分类号: | H05B1/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干烧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
目前电加热器的防干烧装置通常是通过双金属热开关,温度传感器,重力开关,或挡光感知元器件等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实现加热装置的防干烧作用。
其中共烧陶瓷发热元件是很好的加热元件,共烧陶瓷发热元件有着功率密度大,热效能高等优点,但在应用过程中,当共烧陶瓷发热元件处于干烧状态时,由于共烧陶瓷发热元件片与空气绝缘,热量不能向外传递,使共烧陶瓷发热元件温度不断上升,导致干烧温度过高而损毁被加热的物品和共烧陶瓷发热元件自身。
现有的加热防干烧技术中,对共烧陶瓷发热元件能起到一定的防干烧效果,但双金属热开关和温度传感器动作迟缓,并且由于共烧陶瓷发热元件的升温速度极快,在共烧陶瓷发热元件的加热装置损毁前双金属热开关和温度传感器难以起到保护作用;重力开关存在着应用场合的问题,同时在很多加热装置中难于应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均无法解决当加热元件局部干烧时的保护问题。
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缺点:
1、现有技术中通过双金属热开关,温度传感器,重力开关,或通过挡光感知器件来检测加热装置是否处于干烧状态,使得装置的成本高。
2、在干烧状态下,由于共烧陶瓷发热元件与空气绝缘,使共烧陶瓷发热元件的升温速度极快,现有防干烧技术中在元器件损毁前难以起到保护作用。
3、现有的防干烧技术,双金属热开关和温度传感器元器件反应时间迟缓,耗时长,效率低,不能快速响应起到保护电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利用共烧陶瓷发热元件电阻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的温阻特性来感知局部干烧现象,通过改变电路中维持继电器工作的电压从而驱动继电器动作,实现了共烧陶瓷发热元件在干烧状态下温度过高时自动断电停止加热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用于发热的共烧陶瓷发热元件(RL);
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继电器控制开关(KJ);
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继电器控制开关(KJ);
用于控制继电器控制开关(KJ)开闭的继电器(J);
用于为继电器(J)供电的供电电路(1);
用于手动启动并延时电路的常开开关(K1);
所述共烧陶瓷发热元件(RL)一端与电源一端连接,共烧陶瓷发热元件(RL)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1)的一端连接,供电电路(1)另一端与电源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常开开关(K1),供电电路(1)另一端与电源另一端之间还连接有继电器控制开关(KJ),所述常开开关(K1)与继电器控制开关(KJ)并联连接,所述继电器(J)与供电电路(1)并联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1)包括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中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与继电器(J)并联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中的第二电阻(R2)与继电器(J)的公共端与共烧陶瓷发热元件(RL)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中的第一电阻(R1)与继电器(J)的公共端与电源连接。
所述共烧陶瓷发热元件(RL)为共烧陶瓷发热片、共烧陶瓷发热圆棒或共烧陶瓷发热圆管。
所述供电电路(1)中的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有常闭开关(K2),所述常开开关(K1)与常闭开关(K2)连为一体,形成单键双控延时开关(A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线路设计简易,制作简便,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共烧陶瓷发热片的温阻特性,来改变电路中继电器的工作电压,从而驱动继电器动作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使得装置具有高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如图1所示,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用于发热的共烧陶瓷发热元件(RL);
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继电器控制开关(KJ);
用于控制继电器控制开关(KJ)开闭的继电器(J);
用于为继电器(J)供电的供电电路(1);
用于手动启动并延时电路的常开开关(K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火炬开发区隆集电子元件厂,未经中山火炬开发区隆集电子元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3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