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镂空加强筋免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512.0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晨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予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晓云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镂空 加强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一种车用轮胎,特别涉及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等所用的免充气轮胎。
技术背景
目前,现有的免充气车轮胎有在轮胎内填充具有弹性的软体物、有在车轮胎上加入加强筋、有在轮胎内设置有通孔等等,方法各异。如国家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90158.7的“免充气轮胎”,主要由增强环形带和多个连接辐条连接产生轮胎的减震功能,为此这种轮胎结构制造复杂,成本高,质量难于保证,又如国家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73699.3的“具有拱形空腔的免充气轮胎”,该实用新型主要由轮胎内的“S形腔室”和连接“S形腔室”的“定位拱桥”形成轮胎免充气的减震功能,为此,这种结构安装使用比较困难,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免充气轮胎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良好减震性能的免充气轮胎。
镂空加强筋免充气轮胎,包括有轮胎体,所述的轮胎体上均匀环形分布有一排或多排若干个通孔,该通孔以轮胎体中心轴为中心成360°均匀分布在轮胎体上,通孔横穿轮胎体两侧,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加强筋。
上述的加强筋为连接于通孔两侧的弹性件。
上述的加强筋位于通孔的中间段位置。
上述的加强筋与通孔的长度相同。
上述的通孔分为内排孔和外排孔,所述的内排孔位于两外排孔的中间位置对应处,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内排孔与外排孔内的加强筋分布为角度一致及方向相反。
上述的内排孔与外排孔内的加强筋分布为角度一致及方向相同。
上述的加强筋位于通孔内与轮胎体直径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通孔内设置有加强筋,使轮胎体更加具有弹性,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面积,有效的降低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B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D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E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的镂空加强筋免充气轮胎包括有轮胎体1,所述的轮胎体1上均匀环形分布有一排或多排若干个通孔2,该通孔2以轮胎体中心轴为中心成360°均匀分布在轮胎体1上。通孔2分为内排孔21和外排孔22,所述的内排孔21位于两外排孔22的中间位置对应处,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该通孔2横穿轮胎体1两侧。所述的通孔2内均设置有加强筋3,内排孔21与外排孔22内的加强筋3分布为角度一致及方向相反,如图4所示:内通孔21的加强筋3与轮胎体1直径成约45°设置,外通孔22内加强筋3与轮胎体1直径成约-45°设置,使轮胎在转动时,加强筋3与轮胎体1转动方向相近,有效的增强轮胎的弹性和强度,降低轮胎体1与地面的接触,减少摩擦,从而减少驱动力。该加强筋3为连接于通孔2两侧的弹性件,也可与轮胎体1一体成型的橡胶块,加强筋3位于通孔2的中间段位置,即加强筋3为设置通孔2内中间一段的弹性件,如图5所示。
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的镂空加强筋免充气轮胎,轮胎体1上通孔2的加强筋3与通孔2的长度相同,即加强筋3为穿过通孔2并与通孔2长度相等的弹性件,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如图7和图8所示的镂空加强筋免充气轮胎,轮胎体1上的加强筋3位于通孔2内与轮胎体1直径相平行,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如图9和图10所示的镂空加强筋免充气轮胎,轮胎体1上的内排孔21与外排孔22内的加强筋3分布为角度一致及方向相同。同样,如图11所示,内排孔21与外排孔22内的加强筋3分布为间隔角度相同及方向相反,其余同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晨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晨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