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自动面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609.1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5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曾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翠南 |
主分类号: | A47J37/08 | 分类号: | A47J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自动 面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新型是一种家用自动面包机,属于家用自动面包机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国西餐已溶入中国城市的普遍角落,具有中国特色的西式电器也深入到家庭中。做为一种家用自动面包机,它可以实现自动制做各种面包的功能,它的制做过程包括,搅面、发酵、和面、烘焙及保温。一个美味的面包的制做离不开每个过程精准的时间和温度的把握和控制。现有市场上生产的面包机对与发热元件的设计,分三种,一种是单层的平面发热管,另一种是双层的平面发热管,还一种是由一根发热管弯折成二层的发热管。这三种发热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在制做面包的烘焙阶段由于受发热形状的限制,不能使面包表面受热均匀,在靠近发热管的地方面包烧色能满足要求,远离发热管及靠近发热管冷端部位的面包表面烧色很浅,甚至部分地方还是白色,这样做成的面包表皮烧色不均匀,影响口感,不能做出满意的好面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确保使面包周围加热均匀,真正实现立体全方位加热的一种家用自动面 包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方位立体加热的方式,使制做的各种面包外表烧色均匀,口感舒适,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面包机的外壳、烤箱箱体、及面包桶,面包桶安装在底座上,置于面包桶内的搅拌叶片通过传动装置与马达连接;分别控制发热管及马达工作的电路控制板置于面包机的外壳上;其特征在于烤箱箱体内的发热管设置在面包桶的周边,且发热管分为上下两层,单层呈波浪形的环状结构。
上述两层发热管分别通过发热管固定支架和法兰片安装在烤箱箱体内侧面上。法兰片与发热管管身紧固铆接。
上述烤箱箱体的侧壁安装有控制烤箱箱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上述发热管形状为波浪形的环形结构,波浪为一个或多个。发热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上述面包机烤箱箱体内侧所安装发热管为单层、双层及多层。
本实用新型发热管结构采用单层、双层及多层波浪形的立体环状结,围绕在面包桶的周边,发热管冷端位置交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立体加热。使面包在制做的各个阶段面包在加热时受热均勾,做出的面包烧色均匀,口感舒适。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自动面包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2、3所示,包括有面包机的外壳(1)、烤箱箱体(2)及面包桶(5),面包桶(5)安装在底座(8)上,置于面包桶(5)内的搅拌叶片(6)通过传动装置(9)与马达(12)连接;分别控制发热管(3)及马达(12)工作的电路控制板(10)置于面包机的外壳(1)上;其特征在于烤箱箱体(2)内的发热管(3)设置在面包桶(5)的周边,且发热管(3)分为上下两层,单层呈波浪形的环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电路控制板(10)采用单片微电脑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两层发热管(3)分别通过发热管固定支架(2)和法兰片(13)安装在烤箱箱体(2)内侧面上。法兰片(13)与发热管(3)管身紧固铆接。发热管(3)形状为波浪形的环形结构,波浪为一个或多个。发热管(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发热管(3)管身为抗氧化能力强的不锈钢制成的可干烧发热管。
本实施例还包括,烤箱箱体(2)的侧壁安装有控制烤箱箱体(2)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路控制板(10)内预置各种面包制做的程序及过程,控制器按照用户选择的不同面包配方程序及面包的重量,烧色要求。电路控制板按用户的指令控制面包的制做过程,包括搅面、发酵、和面、烘焙及保温等。其中,电路控制板(10)控制马达(12)转动,马达(12)通过传动装置(9)驱动搅拌叶片(6) 转动,实现搅面及和面过程;电路控制板(10)还控制面包桶(5)外的发热管(3),使发热管(3)按预定的程序加热及烘焙面包桶(5)内的面包。安装在烤箱箱体(2)外的温度传感器(11)感应烤箱箱体(2)内的温度,传送数据到电路控制板(10),使电路控制板(10)控制发热管(3)在发酵、烘焙、保温等过程的加热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翠南,未经曾翠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容器用搅拌系统
- 下一篇:用于钛黄无机颜料生产的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