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支架控制臂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866.5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维斯(无锡)橡胶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支架 控制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式支架控制臂衬套。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汽车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的轨迹运动。汽车控制臂通过球铰或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的连接在一起。
现有的控制臂衬套种类一般为单边粘接式衬套,双边粘接式衬套;这些衬套一般由内外两个金属管硫化而成,有的会在两管之间的橡胶层间增加阻尼孔,增大调节的刚度。现有的控制臂衬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单边粘接式衬套容易在轴向脱出控制臂;双边粘接式衬套疲劳特性有待提高,尤其在某些对径向静刚度等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一般的控制臂衬套都比较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式支架控制臂衬套,能够增加衬套产品的径向静刚度,满足了一些对静刚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离式支架控制臂衬套,包括:衬套和支架,所述衬套包括:内管,外管,以及设置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橡胶体,所述橡胶体的内部还嵌入一根中间管,所述支架位于衬套的外部且一端插入内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外管及中间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外管及中间管采用钢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橡胶体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与外管的表面均镀有防腐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腐层为镀锌镍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橡胶层中增加了一层中间管,增加了衬套产品的径向刚度,满足了一些对静刚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2、两端分离式支架的应用,解决了支架在硫化时可能发生的橡胶渗料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支架控制臂衬套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衬套,2、支架, 11、外管,12、中间管,13、内管,14、橡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分离式支架控制臂衬套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一种分离式支架控制臂衬套,包括:衬套1和支架2,所述衬套1包括:内管13,外管11,以及设置于内管13和外管11之间的橡胶体14,所述橡胶体14的内部还嵌入一层中间管12,所述支架2位于衬套1的外部且一端插入内管13。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13,外管11及中间管12的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增加了衬套1的径向静刚度,满足了一些对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13,外管11及中间管12采用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管12的长度小于所述橡胶体14的长度,以便在硫化时橡胶体14两侧的压力均匀分布,加助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与外管11的表面镀有防腐层,增加其防锈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防腐层为镀锌镍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维斯(无锡)橡胶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安维斯(无锡)橡胶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