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舰船快速堵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5025.6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权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权永信 |
主分类号: | B63B43/16 | 分类号: | B63B43/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5070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舰船 快速 堵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航行器的堵漏装置,尤其是一种带有充气气囊的气胀式舰船破损口快速堵漏器,属于船只应急堵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在江海等复杂水域行驶过程中,由于触礁、碰撞和火炮攻击等原因会发生船体破损现象,及时有效地将破损口处封堵,避免大量海水进入船体内部,是保持船舶生命力的重要措施。
由于现有的船体抗沉堵漏器材装备实施堵漏操作的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并且受场地环境和破口形状的限制,极易失去对舰船抢修的宝贵时间。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220211373.X的一种气胀式舰船快速堵漏器,利用充气气囊快速膨胀和气囊形状的可塑性实现了对船体破损口的快速封堵。但其充气气囊是在内密封盘凸唇部位与手柄的外侧壁套装,不能很好地保证气囊的密封性能,气囊附件(如安装在外密封盘上的金属活动环)在抗腐蚀性能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另外该专利技术方案中优先选用了气体发生器作为气囊膨胀气源,不仅购置成本及维护保养费用较高,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性能可靠、经济实用、操作方便的气囊式舰船快速堵漏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囊式舰船快速堵漏器,它包括气囊、手柄和紧固螺栓组件,所述气囊是由外密封盘、气囊表层、气囊防刺层、气囊外周壁、气囊内周壁和内密封盘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外密封盘和内密封盘位于气囊两端,外密封盘通过紧固螺栓组件与手柄固定端装配,所述内密封盘上设有充气止回阀,在内密封盘中心部位设置与气囊内周壁相连的凸唇,所述凸唇通过环形箍固定在手柄上。
上述气囊式舰船快速堵漏器,所述气囊表层、气囊防刺层、气囊外周壁由外向内依次套装,在气囊外周壁与气囊内周壁之间形成圆筒形空腔结构,所述气囊内周壁套装在手柄外侧。
上述气囊式舰船快速堵漏器,所述手柄为空心圆管结构,在手柄固定端设有外密封盘固定座,在手柄操作端设置充气嘴,在手柄操作端侧壁上设置充气嘴安装座,所述充气嘴安装座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止回阀连通。
上述气囊式舰船快速堵漏器,在外密封盘的外侧增设加固支架和加固支架固定块,所述加固支架包括对称布置的四组可折叠支杆,其中每一组支杆均由内侧支杆和外侧支杆组成,所述内侧支杆和外侧支杆套装在外密封盘上设置的橡胶套内,内侧支杆和外侧支杆通过转轴销铰接,在内侧支杆和外侧支杆铰接端设置限位卡铁,所述外侧支杆的另一端设有保险绳钩,内侧支杆的另一端与加固支架固定块装配。
上述气囊式舰船快速堵漏器,所述加固支架固定块为圆盘结构,在其中心部位设置紧固螺栓孔,在其外侧边缘固定装配固定块插接件,所述固定块插接件与内侧支杆配装。
上述气囊式舰船快速堵漏器,在手柄操作端增设充气控制阀和压力表,所述充气控制阀与充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包括了适用于舰船小型破损口和中型破损口封堵的两种结构,它们均以外接高压气瓶作为气囊膨胀气源,不仅充气时刻易于控制,而且大大降低了封堵器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在适用于中型破损口的封堵器结构中增设了加固支架,加固支架的内侧支杆和外侧支杆均套装在外密封盘上设置的橡胶套内,由于橡胶套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与原来金属活动环比较提高了封堵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将设置在内密封盘上的凸唇与气囊内周壁连为一体,并通过环形箍将凸唇固定在手柄上,使气囊内腔形成整体封闭结构,大大提高了气囊的密封性能。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性能可靠、经济实用、操作方便的特点,能够迅速有效地对舰船破损口实施封堵,从而保证了舰船的正常行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适用于船体小型破损口的堵漏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充气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适用于船体中型破损口的堵漏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加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加固支架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增设充气控制阀和压力表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适用于船体中型破损口的堵漏器备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权永信,未经权永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5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边跨现浇段短悬臂支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双面撕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