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泄漏肛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5179.5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7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晖葵;吴英;赵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肛管。
背景技术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目前,国内外肝性脑病治疗多以综合治疗为主,在此基础上加用弱酸性溶液保留灌肠,保持病人排便通畅,使肠道保持低pH值环境,是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进而降低血氨、促进病情及早恢复的重要治疗方法。
然而现有保留灌肠法使用的肛管存在诸多弊端,如药液在肠管内保留时间短、易出现药液的外渗与肛管的滑脱、灌肠引起病人不适反应、操作及护理不便等,上述因素直接影响保留灌肠的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肛管进行改进,以达到控制灌肠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避免灌肠液的外溢和肛管的滑脱,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泄漏肛管,其能避免灌肠液的外溢和肛管的脱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提高灌肠操作的方便性,以达到解决现有肛管缺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防泄漏肛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外管面上设置有扩张囊,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出口与扩张囊连通,所述输送管的进口设置在管体后端。
进一步,所述防泄漏肛管还包括固定在管体前端并位于扩张囊中的压力传感器和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数据显示器;
进一步,所述输送管一体设置于管体的管壁中;
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前端端面为凸圆弧面;
进一步,所述扩张囊为由橡胶制成的弹性囊;
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长度测量刻线;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由医用硅胶制成的硅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防泄漏肛管,其通过输送管向扩张囊充水使其膨胀,扩张囊膨胀与肠壁的紧密接触,从而实现了防止灌肠液泄露的目的,同时扩张囊与肠壁紧密接触也可防止肛管脱落,本肛管能控制灌肠液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可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结束后,可通过肛管将肠道内污物排出,病人排泄过程中不需使用便盆,操作简单,且不会污染病床。
2、本实用新型防泄漏肛管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可检测扩张囊中的压力,从而可准确知道扩张囊和肠壁之间的接触压力,本结构能保证医务人员判断扩张囊和肠壁之间的贴合情况,可避免扩张囊过度膨胀而损伤肠壁,又能保证扩张囊和肠壁紧密接触防止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泄漏肛管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泄漏肛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防泄漏肛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前端外管面上设置有扩张囊2,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输送管3,所述输送管3的出口与扩张囊2连通,所述输送管3的进口设置在管体1的后端。
本实施例防泄漏肛管,其通过输送管3向扩张囊充水使其膨胀,扩张囊2膨胀与肠壁实现紧密接触,从而可起到防止灌肠液泄露的作用,同时扩张囊2与肠壁紧密接触也可防止肛管脱落,本肛管能控制灌肠液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可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结束后,可通过肛管将肠道内污物排出,病人排泄过程中不需使用便盆,操作简单,且不会污染病床。并且由于管体1的前端开口,开口大,且管体1的直径较大,因此在负压吸引作用下,肛管在引出病人排泄物时不会发生堵塞现象,防堵效果好。
作为对本实施的改进,本防泄漏肛管还包括固定在管体1前端并位于扩张囊2中的压力传感器4和与压力传感器4连接的数据显示器5。本实施例中,数据显示器5固定于管体1的后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当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数据显示器5也可与管体1分离设置。
本实施例防泄漏肛管,通过压力传感器4检测扩张囊中的压力,医务人员通过数据显示器5显示的压力数据,可直观、准确的知道扩张囊2和肠壁之间的接触压力,进而准确判断扩张囊2和肠壁之间的贴合情况,可避免扩张囊过度膨胀而损伤肠壁,又能保证扩张囊和肠壁紧密接触防止泄露。
作为对本实施的改进,所述输送管3一体设置于管体1的管壁中,本结构使得管体1外形结构简单,表面光滑,便于管体1插入肠道;当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输送管3还可固定在管体1的外表面上,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作为对本实施的改进,所述管体1的前端端面为凸圆弧面,本结构可保证管体1在插入肠道过程中不会划伤肠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5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角线
- 下一篇:一种分体卡置式装饰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