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水处理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5444.X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刚;王晨;栾松;姜磊祥;刘广庆;王广渠;史振晓;曲昌通;于磊;孙绍杰;张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晨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1 山东省龙口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调节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路水处理调节阀。
(二)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根据不同水处理的加工要求,通常是在水处理装置的进、出水连接管路上并联多个单一用途的开关阀,依次对进入水处理装置的待处理水、经水处理设备净化的过滤水和压缩空气的开关控制。这种由多个单一用途的、专阀专用的开关阀组成的连接管路杂乱,结构体积庞大,生产成本高,人们在工作中操作控制极不方便。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水处理调节阀,旨在实现一阀多用,结构紧凑,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便于人们工作中的操作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多路水处理调节阀,主要包括阀体的阀芯腔上下连有端面对合密封的转、定阀片;它是在所述转阀片的下端面设有半圆与扇形连成的返流沉孔;所述返流沉孔的半圆沉孔相对定阀片端面上的中心水孔连通;所述返流沉孔的扇形沉孔相对定阀片端面上的水孔转位关闭或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选择是,所述返流沉孔的扇形沉孔相对定阀片端面上的第一水孔和第二水孔转位关闭。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选择是,所述返流沉孔的扇形沉孔相对定阀片端面上的第一水孔和第二水孔依次转位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三种选择是,所述返流沉孔的扇形沉孔相对定阀片端面上的第一水孔和第二水孔同步转位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四种选择,所述返流沉孔的扇形沉孔相对定阀片端面上的第一水孔、第二水孔和第三水孔转位关闭。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五种选择是,所述返流沉孔的扇形沉孔相对定阀片端面上的第一水孔、第二水孔和第三水孔依次转位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六种选择是,所述的返流沉孔,是通过控制杆的下端面与转阀片的上端面对合密封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工作中,通过转动所述转阀片下端面上的扇形沉孔相对定阀片端面上的水孔转位关闭或连通,实现了进入水处理装置的待处理水、经水处理设备净化的过滤水和压缩空气的开关控制。将现有技术的多个单一用途的开关阀连为一体,一阀多用,结构紧凑体积小,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明显地为人们操作控制提供了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阀体上水孔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转阀片2的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向转阀片2的剖视图;
图5为参考本实用新型图1中定阀片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转、定阀片2、3端面对合密封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C向转阀片2转位关闭定阀片端面上水孔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转阀片2转位连通定阀片端面上第一水孔1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转阀片2转位连通定阀片端面上第二水孔4的剖视图;
图10为转阀片2同步转位连通定阀片端面上第一、二水孔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D-D向阀体上水孔的剖视图;
图13为参考本实用新型图11中定阀片3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转、定阀片2、3端面对合密封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E-E向转阀片2转位关闭定阀片端面上水孔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转阀片2转位连通定阀片端面上第一水孔1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转阀片2转位连通定阀片端面上第二水孔4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转阀片2转位连通定阀片端面上第三水孔7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F-F向转阀片2转位连通定阀片上第一水孔1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晨,未经王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5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