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6458.3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0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光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13 | 分类号: | B41J3/413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标机 | ||
1.打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1),于所述床身(1)上顺序装置进料单元(2)、固定单元(3)、出料单元(4),在床身(1)的一侧还设置打标单元(5)及控制面板(6);所述床身(1)的四周设置立柱(7),立柱(7)上装置框架(8),框架(8)上装置行走单元(9),所述行走单元(9)上装置升降平移单元(10),升降平移单元(10)连接夹持单元(12);
所述进料单元(2)及出料单元(4)均包括输送板(203),在床身(1)上,位于输送板(203)的底部设置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可驱动输送板(203)上升并呈倾斜状态;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第一辊道(204)及缓冲轮(208),位于第一辊道(204)的一端还设置第一移动定位杆(210);
所述固定单元(3)包括对称布置于床身(1)上的长条辊(301),两长条辊(301)之间装置第二辊道(302),位于第二辊道(302)的一端还装置第二移动定位杆(303);
所述打标单元(5)包括调节立柱(502),调节立柱(502)上装置打标机头(501),在打标机头(501)上装置针座(507),针座(507)与针筒(504)套接并装置于针套(503)的内部,于所述针座(507)与针筒(504)之间装置弹簧(505),针芯(506)的一端连接针座(507),另一端顺序贯穿针筒(504)及针套(503);
所述行走单元(9)包括对称装置在框架(8)上的第一导轨(903)及第二导轨(907),两导轨之间连接钢梁(905),形成“H”形;钢梁(905)的一端装置动力源(904),动力源(904)的输出端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实现钢梁(905)在第一导轨(903)及第二导轨(907)上的平移;
所述升降平移单元(10)包括装置在钢梁(905)上的升降气缸(102),升降气缸(102)的输出端贯穿钢梁(905)并连接横梁(101);位于横梁(101)的一侧垂直并对称装置导向架(104),运动架(105)与横梁(101)连接,升降气缸(102)输出端的上下移动可驱动横梁(101)动作,并带动运动架(105)在导向架(104)内滑动;于所述横梁(101)上,位于升降气缸(102)输出端的两边对称装置电机(103),电机(103)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螺杆(115)并驱动螺杆(115)旋转;于横梁(101)上还对称装置导轨(107),导轨上滑动连接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与螺杆(115)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机,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装置于动力源(904)输出端的齿轮(910),所述齿轮(910)与装置于第二导轨(907)一侧的齿条(908)互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机,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夹持单元包括与基座(123),基座(123)的一端活动连接夹钳(122),在所述夹钳(122)的端部铰接弧形板(1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机,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102)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113)、及与螺杆(115)一端连接的被动轮(112),主动轮(113)与被动轮(112)之间连接皮带(114);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板(109),固定板(109)的下部对称装置滑块(106),滑块(106)为方波形;在固定板(109)的下部还装置第一固定座(116)及第二固定座(117),螺杆(115)与第一固定座(116)螺纹连接并贯穿第二固定座(117),在第二固定座(117)上开有圆孔(11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机,其特征在于:位于钢梁(905)的另一端装置限位架(901)及拖线板固定架(911),在第一导轨(903)的一侧还装置行程感应座(90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框架(8)上还装置线槽(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立柱(7)之间还装置透明安全罩(1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机,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辊道(204)的一端,于床身(1)上还设置波纹防护带(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机,其特征在于:在床身(1)上还装置限位板(209)及定位座(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光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光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64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