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气袋折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6909.3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7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5/12 | 分类号: | B65H4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气袋 折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囊折叠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式气袋折叠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式下,DAB(Driver Air Bag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和PAB(Passenger Air Bag成员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DAB项目和PAB项目都是分别放在不同的生产线上进行生产的。
在DAB折叠机折叠DAB气袋时,操作员将DAB气袋平铺于DAB折叠机的工作台的台面上,而嵌设在DAB折叠机工作台上的DAB下套筒机构的工作面的卡接部先卡紧DAB气袋的保持环,DAB下套筒顶杆气缸控制DAB下套筒顶杆升起,顶起DAB气袋的中央部分。DAB下套筒气缸再控制DAB下套筒升起,操作员手动整理DAB气袋,然后DAB上套筒工作气缸控制DAB上套筒下降,同时DAB下套筒气缸控制DAB下套筒同时下降,到位后,DAB上压头气缸控制DAB上压头下降,同时DAB下套筒顶杆气缸控制DAB下套筒顶杆下降,压紧DAB气袋,然后在DAB上套筒工作气缸和DAB下套筒气缸的控制下DAB上套筒和DAB下套筒分别向上下两端撤开,在DAB夹持机构的DAB水平气缸和DAB垂直气缸的联合控制下DAB夹持机构的夹臂伸出到位,再通过DAB夹持气缸控制夹臂夹紧DAB气袋。DAB夹持机构送出折叠好的DAB气袋的模块,操作员手动包裹防尘罩,完成DAB折叠过程。
在PAB折叠机折叠PAB气袋时,先将PAB气袋平铺于PAB折叠机的工作台上,而嵌设在PAB折叠机的工作台的台面上的PAB下套筒机构的工作面中间设有孔位,PAB气袋一端上的保持环先卡紧在PAB下套筒机构的工作面上的卡接部,PAB气袋另一端从该孔位中塞入。PAB外压头气缸和PAB内压头气缸分别控制PAB外压头及PAB内压头同时下降,压紧PAB气袋。并由PAB折叠机的工作台上的左右两个盖板气缸控制其上的左右两个盖板相向推进到位,两个盖板的相向侧分别设有凹口,同时PAB外压头及PAB内压头继续下降,并从左右两侧盖板拼合后形成的中间缺口内穿入,实现盖板的封口功能,防止折叠过程中PAB气袋露出。然后PAB折叠机的工作台上的前后两个推板气缸控制前后两个推板相向运动,前后推板到位后,PAB折叠机的工作台上的左右两个推块分别在左右两个推块气缸的控制下也相向推进到位,同时PAB下套筒机构的一侧设置一倾斜的PAB下套筒填充板气缸,PAB下套筒填充板气缸顶部连接一水平设置的填充平板,PAB下套筒填充板气缸将填充平板倾斜向上伸出,填满PAB下套筒机构上的孔位,防止折叠缩小后的PAB气袋从该孔位中掉下,然后PAB外压头及PAB内压头继续下降,压紧PAB气袋,此时盖板、推板、推块分别退回,然后PAB内压头由PAB内压头气缸控制向上撤出,PAB内压头与PAB外压头之间的底部呈U形槽结构,以方便操作员拿取PAB气袋,操作员手动压紧位于U形槽结构内的PAB气袋,踩脚踏开关,PLC控制单元收到脚踏开关发出的信号后向PAB外压头气缸的信号端和PAB内压头气缸的信号端发送信号,PAB上压头机构全部向上退开,再次踩脚踏开关,PLC控制单元向PAB下套筒机构的卡接部发送信号,使PAB气袋上的保持环松开。手动取下PAB气袋,包裹防尘罩,完成PAB气袋的折叠过程。
由此可见,DAB折叠机和PAB折叠机在折叠时的主要区别在于:DAB折叠机在折叠的时候需要用DAB下套筒顶杆将DAB气袋顶起,然后再用揉缩的方法进行折叠;而PAB折叠机需要从上方将PAB气袋的中间部位压住,然后用揉缩的方法折叠压紧。
通过研究发现,可以将两种不同的折叠模式统一到一台折叠机上。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是提高生产线的柔性程度;二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三是节约设备的资金投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PAB上压头机构和DAB上套筒机构轨接于同一个主机架内,并通过气缸来切换,而PAB下套筒机构和DAB下套筒机构分别设计成移动小车式,通过人工手动推移配合设备自动动作嵌入共用的工作台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6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监测悬挂式轨道变形的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剥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