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带流水线用包装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095.5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史修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瑞昌智能机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44 | 分类号: | B65B35/44;B65B35/36;B65B43/18;B65B4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线 包装 机器人 | ||
1.一种钢带流水线用包装机器人,包括机架和钢带,所述钢带设置在机架的上侧,并横穿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计数分隔装置、排队整理装置、取袋装置、夹持装置和抓取装置;所述机架在钢带的一侧并与夹持装置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袋盒,且所述取袋装置可在袋盒与夹持装置之间来回移动;所述抓取装置设置在钢带的上方,且所述抓取装置可在排队整理装置和夹持装置之间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流水线用包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分隔装置包括主板、T形板、工字架、第一气缸、第一挡板、第二气缸、第一连接板、第三气缸、第二挡板、第一感应板和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主板的对角线两端固定有T形板和工字架,且T形板和工字架设置在钢带的两侧;所述T形板的内侧面在轴向方向上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部与第一挡板相连接;所述工字架在径向方向上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顶杆部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三气缸相连接,且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部与第二挡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错落地分居在钢带的两侧;所述主板在第一气缸与第三气缸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感应板,且所述第一感应板上固定有第一光电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流水线用包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队整理装置包括主L板、副L板、第一导轨板、第四气缸、第三挡板、第二感应板、第二光电传感器、弯板、第一双轴缸和顶夹板;所述主L板和副L板固定地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主L板与副L板分居在钢带的两侧;所述主L板在轴向方向上的一部固定有第一导轨板,在径向方向上的一部连接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部连接有第三挡板,且所述第三挡板可在第一导轨板上轴向移动;所述副L板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感应板;所述第二感应板和第一导轨板在同一平面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弯板固定在机架上,并设置在主L板和副L板的下侧;所述弯板在径向方向上的一部固定有第一双轴缸;所述第一双轴缸的顶杆部连接有顶夹板,且所述顶夹板设置在钢带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流水线用包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袋装置包括双轴滑动气缸,第五气缸、第二连接板和吸盘,所述双轴滑动气缸可在机架上的袋盒和夹持装置之间来回移动;所述双轴滑动气缸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五气缸,且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杆部通过第二连接板与吸盘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流水线用包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整板、定夹爪、可调支架、推持板、动夹爪和第二双轴气缸,所述整板固定地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整板的一侧固定有定夹爪;所述整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可调支架,且所述可调支架可在所述整板的长度方向上做相对于定夹爪的移动;所述可调支架的上侧固定有第二双轴气缸;所述第二双轴气缸的缸体部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螺钉与推持板相连接;所述双轴气缸的伸缩杆部通过第二内六角圆柱螺钉与动夹爪相固定,且所述动夹爪设置在推持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流水线用包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第二双油缸、平行夹爪、第六气缸、第七气缸、二次推爪、上下夹爪和第二导轨板;所述第二双油缸可在机架设有的排队整理装置和夹持装置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二双油缸的顶杆部通过第三连接板与平行夹爪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平行夹爪的另一侧通过螺钉与上下夹爪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气缸和第七气缸对称地设置在平行夹爪上设有的支架的两侧;所述第六气缸的伸缩杆部和第七气缸的伸缩杆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与二次推爪相连接;所述二次推爪设置在上下夹爪的外侧面上部;所述上下夹爪在外侧面下部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块第二导轨板,且所述第二导轨板与二次推爪的爪部错落地分居在上下夹爪的外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瑞昌智能机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瑞昌智能机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0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