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检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118.2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洪培英;李绍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金泉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304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暖产品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管检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软管拉力、拉伸试验设备多是自动化程度不高,可试验项目单一,人为因素影响大,导致产品试验的准确性和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120004523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软管测试装置,该装置通过定滑轮、绳索、气缸、砝码、拉力传感器配合实现对软管的反复拉伸试验或提供拉力用于测试软管所能承受的拉力,采用定滑轮、绳索和气缸向被测软管提供拉力,存在如下缺点:绳索的长度无法根据被测软管的实际长度进行调整或调整不方便,当被测软管的长度过长或太短则无法进行测试,降低了软管检测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和经济实用的软管检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软管检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拉伸试验机构、拉力检测机构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试验机构包括可升降活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垂直延伸的第一升降导轨、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第一升降导轨升降移动的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升降导轨上用于固定被测软管的第一软管固定件,第一软管固定件可升降调整地设置于第一升降导轨上,被测软管一端连接第一软管固定件另一端连接砝码;
所述拉力检测机构包括可升降活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垂直延伸的第二升降导轨、设置于机架上连接驱动第二升降导轨升降移动的第二气缸、设置于第二升降导轨上用于固定被测软管的第二软管固定件、相对设置于第二软管固定件下方机架上的拉力传感器,第二软管固定件可升降调整地设置于第二升降导轨上,被测软管一端连接第二软管固定件另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第一、第二气缸和拉力传感器,其上设置有智能人机界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升降导轨上分别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第一、第二软管固定件上分别设置有穿过长形孔的螺杆、配设于螺杆一端的锁紧螺母、设置于螺杆另一端的操作手柄,所述第一、第二软管固定件上分别设置有可与被测软管接头对接的定位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180度弯曲试验机构,该弯曲试验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安装座、通过轴承水平设置于安装座上的横梁、设置于安装座上连接驱动横梁转动的旋转气缸、间隔设置于横梁上的若干第三软管固定件,被测软管一端连接第三软管固定件另一端连接砝码,第三软管固定件上设置有可与被测软管接头对接的定位头。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360度弯曲试验机构,该弯曲试验机构包括可在水平工作位置和垂直藏置位置之间摆动的摆架和设置于摆架上的试验圆柱。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升降导轨、气缸和软管固定件配合向被测软管提供拉力,软管固定件可升降调整地设置于升降导轨上,这样可根据被测软管的实际长度调整软管固定件在升降导轨上的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各种长度的被测软管,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软管固定件上设置有穿过升降导轨的长形孔的螺杆、配设于螺杆一端的锁紧螺母、设置于螺杆另一端的操作手柄,软管固定件通过螺杆和锁紧螺母配合可松开地锁紧在升降导轨上,当需要调整软管固定件位置时,只需旋转操作手柄以转动螺杆使锁紧螺母松动,然后移动软管固定件在升降导轨上的位置,调节好后旋转操作手柄使锁紧螺母锁紧即可,操作十分方便简单;360度弯曲试验机构中采用摆架支承试验圆柱,使试验圆柱在不用时可藏在机架中,从而减少360度弯曲试验机构在非工作状态的占用空间,防止360度弯曲试验机构干扰其他机构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80度弯曲试验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80度弯曲试验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软管检测机,包括机架1、控制装置4、拉伸试验机构、拉力检测机构、180度弯曲试验机构和360度弯曲试验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金泉,未经蔡金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阀体加工数控双轴钻铣动力头
- 下一篇:一种拉拔力测试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