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电路表面贴装胶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189.2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邱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仁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0 | 分类号: | H05K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电路 表面 贴装胶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表面贴装胶网。
背景技术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
电子电路表面贴装胶网是贴装必备的工具,目前的电子电路表面贴装胶网包括设有凹槽的胶网本体和外框,每个凹槽上设有通孔,所述外框包括两根第一边框和两根第二边框,所述两根第一边框与两根第二边框首尾矩形相接固定,现有技术的外框由两根第一边框和两根第二边框焊接固定,虽然具有一定的连接牢固性,但是其强度仍然较低,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极有可能脱落而无法正常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强度更好的电子电路表面贴装胶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子电路表面贴装胶网,包括设有凹槽的胶网本体和外框,每个凹槽上设有通孔,所述外框包括两根第一边框和两根第二边框,所述两根第一边框与两根第二边框首尾矩形相接固定,所述固定是指,每根第一边框与每根第二边框的连接处均设有呈L型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一端与对应第一边框紧配,另一端与对应第二边框紧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每根第一边框与每根第二边框的连接处均设有呈L型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一端与对应第一边框紧配,另一端与对应第二边框紧配,这样装配后连接强度更好,牢固性好。
作为改进,每个连接件呈L型,且两端为楔子状,导向性和牢固性更好。
作为改进,所述每根第一边框与每根第二边框的连接处设有贯穿上下面的空腔,装配后,再用工具插入到空腔内,这样能挤压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得内侧面,使其与连接件的连接牢固性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电路表面贴装胶网的示意图。
附图2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第一边框,1.1、第一安装孔,2、第二边框,2.1、第二安装孔,3、连接件,4、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电路表面贴装胶网,包括设有凹槽的胶网本体和外框,每个凹槽上设有用于插件的插脚穿过的通孔,所述外框包括两根第一边框1和两根第二边框2,所述两根第一边框1与两根第二边框2首尾矩形相接固定,所述固定是指,每根第一边框1与每根第二边框2的连接处均设有呈L型的连接件3,每个连接件3的一端与对应第一边框1紧配,另一端与对应第二边框2紧配。
每个连接件3两端为楔子状。
所述每根第一边框1与每根第二边框2的连接处设有贯穿上下面的空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仁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仁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装电气操控面板框
- 下一篇:电路板元件焊接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