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锅炉尾气预加热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366.7 | 申请日: | 201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剑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D7/00;F04D2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锅炉 尾气 热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减排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锅炉尾气预加热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上,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据有关数据统计,大部分工厂中所使用的锅炉排放的尾气温度一般为220℃~230℃,热效率为86%~90%左右,该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可以被利用。如果尾气的余热被白白浪费掉,那么损失会很大。因此,研发一种锅炉尾气回收装置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而且可以为用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锅炉是利用燃煤、燃气或者燃油加热产生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设备。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由于石油、煤炭等燃料中均含有硫,使得锅炉排出尾气含硫会在尾部的金属壁上产生低温露点腐蚀,锅炉的尾气余热回收为了改善和防止低温露点腐蚀,一直采取的是提高回收器受热面的壁温和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另外一种利用的方式就是把锅炉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水的方式加以利用,使得热量得快速的排出。
锅炉工作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一部分被转化使用外,相当一部分的热能随着锅炉尾气排放而白白流失,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使用明火加热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废气污染环境,锅炉长期受到加热后会产生大量的渣滓,影响锅炉的导热性,如果使用电能加热的话,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资源,造成电能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锅炉尾气预加热水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锅炉尾气预加热水的装置,所述该装置包括一换热腔,所述换热腔设有进烟气口、出烟气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换热腔内设有连通进烟气口和出烟气口的烟气通道,以及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流通道;所述出烟气口处连接有引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换热腔内设有前隔板和后隔板;所述烟气通道为设置在前隔板和后隔板之间的若干个烟气管,其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隔板、后隔板上;每个烟气管的外壁上都均布有若干个传热片,传热片的外围固定有散热套管;所述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流通道内设有若干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套在散热套管的外壁上,并与散热套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烟气通道包括上层烟腔、环形的中层烟腔和下层烟腔,以及若干个连通上层烟腔与中层烟腔的短管和若干个连通上层烟腔与下层烟腔的长管,所述长管贯穿中层烟腔的中心;所述进烟气口与下层烟腔相连通,所述出烟气口与中层烟腔相连通;所述烟气通道与换热腔的壳体之间为水流通道。
进一步地说,所述引风机为双面叶片引风机,其叶轮的正、反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和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燃煤、燃气或者燃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热能回收利用的问题,通过水的吸收,锅炉产生的热量得以快速的排出,水的比热容较大,单位体积的水能够吸收的热量较多,而且流动的水可以快速的带走热量,加快热量的流动,同时可提高热能吸收利用效率、节省能源,并能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轮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采用锅炉尾气预加热水的装置,包括一换热腔105,所述换热腔105设有进烟气口101、出烟气口110、进水口108和出水口103。在换热腔内设有连通进烟气口101和出烟气口110的烟气通道,以及连通进水口108和出水口103的水流通道。所述出烟气口110处连接有引风机3。
所述换热腔105内设有前隔板102和后隔板109。所述烟气通道为设置在前隔板102和后隔板109之间的若干个烟气管104,其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隔板102、后隔板109上。每个烟气管104的外壁上都均布有若干个传热片106,传热片106的外围固定有散热套管107。所述连通进水口108与出水口103的水流通道内设有若干个折流板111,所述折流板111套在散热套管107的外壁上,并与散热套管107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剑,未经王旭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浮式检测固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时钟数据恢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