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输线接头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755.X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成;傅惠乾;杜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6 | 分类号: | H01R13/506;H01R1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线 接头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固定结构,尤指一种传输线接头的固定结构,其主要应用于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传输线接头卡扣固定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去传输线接头与连接器固定,最常利用螺丝锁固的方式来固定公接头与对应的母接头座,然而在锁固时,常因为空间位置狭窄,造成锁合极不方便。
针对此一缺点,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277156号,提出一卡勾式连接器,其利用一定位于该公接合单元的卡勾件,及一设置于该母接合单元的卡扣件,该卡勾件具有一可相对于该公接合单元移动的勾部,而该卡扣件则具有一供该勾部可分离地产生扣接干涉的扣合部,在该公接合单元与该母接合单元相互耦合时,通过该卡勾件的勾部与该卡扣件的扣合部相互勾扣而可防止该公接合单元与该母接合单元相互脱离。
然此设计的卡勾件与卡扣件只能用于一定尺寸的接头使用,不能弹性化使用于不同尺寸的接头;若因应不同尺寸的接头需要,所需库存成本势必提高,此外其公接头后部因具有卡勾件的座体,并非标准接头,无法适用于一般传输线接头;另,该专利的卡勾件的勾部与该卡扣件的扣合部相互勾扣时并无引导扣合,扣合时易产生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组装、可弹性化使用及具引导扣合的传输线接头的固定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线接头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具传输线的接头于一连接器上,包含:
一第一卡扣件,其两侧弯折成至少一引导部,其后端向上及向前弯折成一弹性按压部,该弹性按压部上具一卡勾,另该第一卡扣件前端连接一固定部,该固定部由线材向下弯折而成;
一第二卡扣件,呈盒状,前方具一开口,其两侧宽度需与该第一卡扣件的引导部配合,其后方开设一固定孔,该固定孔固定第二卡扣件,该第二卡扣件上面具复数卡孔,配合该弹性按压部的卡勾。
进一步地,该固定部的线材中间位置配合该传输线形状弯折出一固定槽。
进一步地,该固定部向下弯折后,再向后弯折出至少一勾脚。
进一步地,该固定部向下弯折后,再向前弯折出至少一支撑脚。
进一步地,该传输线的接头为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接头,该连接器为HDMI连接器。
进一步地,该第二卡扣件通过其固定孔螺固于该连接器上。
进一步地,该引导部上还具有一复数凸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传输线接头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具传输线的接头于一连接器上,包含:
一第一卡扣件,其两侧弯折成至少一引导部,其后端向上及向前弯折成一弹性按压部,该弹性按压部上具一卡勾,另该第一卡扣件前端直接向下弯折形成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中间位置配合该传输线形状设一固定槽;
一第二卡扣件,呈盒状,前方具一开口,其两侧宽度需与该第一卡扣件的引导部配合,其后方开设一固定孔,该固定孔固定第二卡扣件,该第二卡扣件上面具复数卡孔,配合该弹性按压部的卡勾。
进一步地,该固定部向下弯折后,再向后弯折至少一勾脚。
进一步地,该第二卡扣件通过该固定孔螺固于该连接器上。
本实用新型组装简易、可弹性化使用并具有引导扣合功能,还降低了零件成本,方便了用户扣合固定连接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卡扣前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卡扣后立体图。
图 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卡扣前立体图。
图中,1 具传输线的接头
2 第一卡扣件
21 引导部
22 弹性按压部
23 卡勾
24 固定部
25 固定槽
26 勾脚
27 凸点
28 支撑脚
3 第二卡扣件
31 开口
32 侧边
33 固定孔
34 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